天津评剧院长曾昭娟四字评价郭德纲, 专家: 他不配, 他眼里只有钱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天津评剧院长曾昭娟四字评价郭德纲, 专家: 他不配, 他眼里只有钱

2025-07-27 16:15:26

天津评剧院长曾昭娟四字评价郭德纲, 专家: 他不配, 他眼里只有钱

郭德纲从小在天津长大,七岁就开始学评书,九岁进天津曲艺团学相声,师从侯宝林的弟子高凤山。早年在北京闯荡过,1996年创办德云社。德云社火了,全国开分社,郭德纲成了相声界的顶梁柱,还上春晚,拍电影,主持节目。

慢慢地,他不光说相声,还学京剧、河北梆子、评剧,节目里经常混着来,观众爱看。他总说自己热爱传统曲艺,办节目推新人,融入戏曲元素。

曾昭娟十五岁进汉沽评剧团学艺,师从鲜灵霞和新凤霞,专攻青衣花旦,主演过《花为媒》《秦香莲》这些经典,拿过梅花奖、文华奖,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005年起她当天津评剧院院长,推动评剧演出和传承。

两人都是天津人,根都在曲艺圈,但一个说相声,一个唱评剧,本来井水不犯河水。

2023年,郭德纲跨界唱评剧,跟曾昭娟合作《打狗劝夫》,这出戏是传统骨子老戏,源于元曲和明传奇,讲兄弟俩闹矛盾,妻子劝和的故事。天津大戏院连演两天,票卖得飞起,平时评剧商演少见,这次观众挤满剧场,很多年轻人冲着郭德纲来。

演出后,曾昭娟公开评价郭德纲,说感谢他对评剧的挚爱和支持,这门艺术好多年没商演了,是郭德纲让它重新吸引年轻观众,从某种意义上功德无量。

这话传开后,一位戏曲专家看不下去,直接吐槽,说郭德纲不配功德无量这四个字,他眼里只有钱,一个说相声的跨界唱评剧,美其名曰传承,其实就是赚钱逻辑,还贬低专业评剧演员,评剧不需要不务正业的外行来拯救。

这事儿闹得挺大,网上不少人点赞支持,认为郭德纲商业味太重,破坏传统艺术的纯正。郭德纲没回应,继续干自己的事儿。

几个月后,他被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亲自上课示范。评剧院那边借着热度,多排了场次,观众明显增加。2024年,《打狗劝夫》又演,原班人马,票房还好。

郭德纲这些年总被批类似事儿,早前唱京剧,王佩瑜就说他有河北梆子味,只算票友,不是艺术家。

这些年评剧市场冷清,院团排老戏完成任务,传播少,郭德纲的定位是艺人,靠票房吃饭,王佩瑜他们是专业京剧演员,但上座率低,票价便宜也卖不动。

郭德纲的跨界让相声、戏曲火了圈,年轻人进剧场多了,但专家觉得他不专业,动机不纯,就为钱。评剧需要曝光,曾昭娟夸他是真心。

传统曲艺面临失传,年轻人不爱看,郭德纲用名气带流量,让人进场先活下去,再谈别的。专家批评有道理,专业演员苦练多年,郭德纲外行插一脚,显得他们没用。但现实是,专业院团不培养市场,电台电视网络上评剧影子少,戏迷自己扇风点火。郭德纲添柴加炭,对评剧弘扬有贡献。

网上有人说,曲艺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现在融入时代元素正常。郭德纲的粉丝多,影响力大,全国十分之一纲丝转来看评剧,冷清局面就变了。

几年下来,郭德纲活跃。曾昭娟领衔新戏,像《金娥》《寄印传奇》,拿奖多。事件影响渐淡,但评剧市场稍好转。曲艺要敞开门,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