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真是让人头疼,剧迷们都在纠结呢]
你说,这个9月11日,实在像个剧荒的“狂欢节”
左手拿着那部穿越武侠的《赴山海》右手又抱着年代商战的《灼灼韶华》这两个剧风格差得远了去了,平台也不一样,受众群体更是不一样,偏偏偏偏就碰在同一天上线
硬生生在荧屏上撞了个满怀
真的是“你来我往,火花四溅”
说实话,俺觉得《赴山海》挺带劲的,节奏快,轻松搞笑,能给人一种“看了就想笑”的感觉;而《灼灼韶华》就稳稳当当地走“扎实路线”,剧情深沉,制作用心
能打动一大片喜欢年代剧的朋友
你瞅瞅,这两个剧一个靠“爽”和“轻”,一个靠“真”和“细腻”,就像咱们平时喝茶,喝咖啡那样,风味完全不同
[说说《赴山海》的亮点和槽点,真精彩得很]
这部剧一开场就“火力全开”,设定还挺新颖,别剧可能开篇都得慢慢铺垫,但它一上线,就是“嗖”地一下
把观众的注意力就抓得死死的
你想,成毅这次一人分饰三角,现代的普通公司职员、少年侠客、还有反派大佬,三个人物在他身上轮番“变脸”
这操作实在像变魔术一样,很带感
剧情一开始,他在电脑前苦苦写小说,突然系统出故障,瞬间穿越到一个武侠世上
光这个设定就够“吃饱了”
而打戏更不用说,第一集就有超过8分钟的激烈动作场面,招式美得像水墨画,结合水墨特效,连一些非遗技艺都用上了,真是“仙气十足”
不少观众调侃说比《仙剑奇侠传》还要“仙”
你知道,尽管打戏飘逸,节奏快,挺带劲,但也有人吐槽说画面磨皮太严重,演员的五官都模糊了,有时候绿幕感还挺重的
还有人调侃说,这剧像是“短剧升级版”,塑料感扑面而来
真让人觉得“巴掌大点的塑料娃娃”似的
很是成毅的台词麻烦,有的镜头下他的吐字不够清楚,脸上的状态也不太理想
给人一种“油腻”的感觉
虽说设定挺新颖,但剧情推进得慢得让人抓狂,前两集基本就铺人物关系和世上观,倒到第四集才开始正式进入主线,感觉像在“慢慢磨刀”
还有一些原著党看了直喊不满,“穿书系统”尽管新颖
但削弱了原著里的侠义精神和命运交织的紧张感
剧里尽管多了点“搞笑元素”,比如“点技能被反噬”这种桥段,增强了戏剧趣味,但也有人觉得
这些搞笑还反而“冲淡”了原本应该让人沉浸的那种“侠气”
《灼灼韶华》的江湖和戏份,真是一锅粥 再来看看《灼灼韶华》
它走的路线就很“正统”,年代感十足,节奏紧凑,情节层层递进,很是那种“女逆袭”的题材
很贴合现代女孩子的心思
故事设定在1916年,女主叫褚韶华,嫁入药商陈家,经历了婆婆的刁难、丈夫的早逝,家族败落……可是她凭借过人的胆识和商业头脑,成功东山再起
你说,这故事多有“激励人心”的味道,对当下喜欢“强女主”和“打脸”的年轻人来说
剧组在场景布置上也是“巴适巴适的”
从那荒凉破落的褚家老宅,到气派的陈家药铺,再到街头巷尾的市集,那种泥土味、尘灰味
28套旗袍随剧情变化,配上从辫子到洋式卷发的发型设计,完全显示出来了女主的成长
也表现出了那个时代的变迁
连药铺里面的算盘、砚台、药酒瓶都做到细节到位,谁看了都觉得“逼真得很”
热依扎饰演的褚韶华,从一开始穿着清式裤装、绑着长辫子出场,挺飒爽的,可惜有人说
看着她的表演“出戏”了
有点违和,毕竟她的气质偏现代,跟角色设定不太搭,最主要扮演少女时,脸上的岁月痕迹一览无遗,说实话
打多亮点也掩盖不了“岁月的洗礼”
可能是造型太考究,或是灯光太强
但感觉还是“有点差距”
男主杨祐宁那“痞帅”模样没跑,台词还挺“黏糊糊”的,有些时候说话的语调听起来像是在“抹油”
让人觉得“有点不真实”
而李勤勤饰演的婆婆,跟热依扎的对手戏火药味十足,家长里短、翻脸认钱的戏份都很入戏,演得真到位
把角色的“火爆”表现得淋漓尽致
柴碧云饰演的康二妞,也挺惊喜,从被卖的落魄女子变成风情万种的歌女,那种“灰烬重生”的成长线
不过,剧情也有点“短板”
比如女主夏初那段牺牲戏,情感铺垫太仓促,推得不够自然,男主后续的戏份尽管多了点,但角色的变化没有交代清楚
再说那些台词,尽管看上去“金句连连”,但像“我来养这个家”这种话,在民国背景下听着就有点“出戏”,说得太现代
感觉跟那个时代的语气差距太大
数据说话:两部剧谁的“战绩”更强
这两个剧的“战绩”差别还挺有意思的
比如《赴山海》上线4个小时,腾讯平台的热度就破了26000,爱奇艺也在热榜上冲得很猛
你说,这是不是说明“流量挂帅”
年轻人喜欢的“奇观”元素很吃香
反观《灼灼韶华》首日热度还不到6000,但在优酷平台的收视确实不赖
峰值还达到2.8%的好成绩
更让人惊喜的是,口碑一路飙升,最主要是中老年人群说这剧“年代感强、三观正、剧情真实”
其实,咱们这么看,像《赴山海》那样“靠流量”能火,容易“火得快”;而《灼灼韶华》走“稳扎稳打”的路线,慢慢积累口碑
这样的剧也挺“扎心”的
现现在的观众越来越理智了,不再盲目追“明星”和“平台底气”
更喜欢“真材实料”的作品
你说,像央视出品的《灼灼韶华》在剧情、演员、台词上都要经得起“挑剔”
反倒是《赴山海》技术上还算“稚嫩”,但它的“新鲜感”和“节奏感”让人“上头”
我觉得,一部剧要走得长远,不光是靠热度唬人
就像咱们炒菜一样,火候、调料都讲究
这个《赴山海》有点“轻喜热血”的味道,但技术上还差点火候;《灼灼韶华》就像一锅“慢炖”的汤,耐心熬着
谁能笑到到最后,还是看观众的“意见”
我觉得,两部都各有千秋,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