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女子发朋友圈求助借款,三百人转账共获三十万,她已还清了吗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河南女子发朋友圈求助借款,三百人转账共获三十万,她已还清了吗

2025-10-10 09:06:07

河南女子发朋友圈求助借款,三百人转账共获三十万,她已还清了吗

我想借30万,找300个朋友帮忙,每个人借我1000块,五年之内还清。

要是有人看到这种话,估计会觉得对面那骗术挺不专业的,不会有人没事就给陌生人转钱吧。

就说2015年那会儿,河南的张海林靠着一条朋友圈,一晚上竟然借了30万,真是让人惊呆了。

里面给她转账的,不少还是一些陌生的网友。

她为什么会向不认识的人借钱呢?还有,她又是怎么让那些网友相信她的?

这五年早就过去了,她还把那笔钱还清了吗?

绝境降临

张海林出生在河南新乡的农村,家里的生活水平嘛,一般般。

爸爸靠开大货车跑长途,妈妈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她自己在上海努力闯荡。

虽然日子过得不算轻松,但总算还有盼头,直到2015年那通弟弟打来的电话,把一切都弄得乱七八糟。

他跟我说,妈妈在地里干活突然晕过去了,医生说是脑出血得赶紧做开颅手术。

张海林听到消息后,赶晚上赶回了老家。

医院里那消毒水的味道呛得人直打喷嚏,甚至想吐,爸爸就蹲在重症监护室门口,手里握着那本皱皱巴巴的存折。

他想带老婆去看病,可存折上的钱都刚好不足手术费那点零头。

为了凑够钱,一家人把能借的亲戚都拜访了一圈,才算是保住了妈妈的命。

接下来得还债,张海林回到上海后,白天在公司负责行政工作,晚上则去翻译公司接点活。

她心里想着日子总会渐渐变好的,但天公似乎故意跟她作对似的。

2015年6月14日,爸爸在送货的路上出了事故,撞到人了。

那会儿,为了早点还清给妈妈治病欠的债,爸爸拼命接活,几天几夜都没怎么睡着过。

那天凌晨,精神实在撑不住,送货途中忽然一阵恍惚, results 结果撞上了骑电动车的朋友。

还好人没有事,不过那30万的赔偿款就像块巨石压在心头,挺重呀。

张海林听爸爸一说,要不他就去坐牢算了,这样就不用赔那点钱,心里就像被刀子割似的难受得要命。

她知道爸爸是真的走投无路了,才会说出这么绝望的话。

但是张海林可不这么想着,他不同意逃避责任。人家都受伤了,该赔的钱肯定得赔,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

可钱哪来呢?亲戚朋友都借过了,打算去银行贷点款,可她那点工资根本批不下来的。

要是网上众筹,爸可得负全责吧,大家会不会给那肇事者的家人捐点儿钱呢?

张海林心里挺忐忑,但也没啥其他办法,只能碰碰运气试一试。

她拿起手机,开始整理朋友圈,把妈妈生病、爸爸出事的事都如实写了上去。

还把自己工资的事儿、还款的安排都一五一十说得明明白白。

她打算筹集300个朋友,每个人借一千块,凑够了之后就不接受再转账了。

她打算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每个月还五个人的债,五年之内保证还清,绝不会失信。

当他按下发送键的那一刹那,张海林已经做好了被骂成骗子、被朋友拉黑的心理准备。

一开始,确实有人骂她,说她发疯似的只想挣钱,骗钱还非得找个靠谱点的借口。

没过多久,手机就不停地抖动起来,一条又一条的好友请求和转账提醒,顿时就把张海林搞得眼泪哗哗流。

转账备注上,更是写满了“老乡帮老乡”“知道你不是随便借钱的人”这些暖心的话语。

有人还想多出点力,转了2000块。

张海林赶紧把一半的钱退回去,说只要1000就行了,怕多了搞混。

那一晚,张海林的手指一直没歇着。

她不断发好友申请,感谢对方,还把多转的钱退回去,顺便在笔记本上记下每个人的名字和转账的时间。

每个人都给他编了个号码,从1到300不等,唯一不同的是178号,非常特别,坚持要保持匿名。

凌晨5点,张海林终于凑够了30万,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编号,他突然忍不住放声大哭。

她一直觉得这个世界挺冷漠,没有想到在她最绝望的时候,竟然有300个陌生人愿意相信她。

哭完之后,她马上把30万转给了爸爸,把赔偿金也还清了。接着,张海林就踏上了还债的旅程。

为了挣得多些,张海林变成了公司里最拼命的那一个。早上7点准时到岗,中午大家都在吃饭的时候,她就自己啃着面包。

一到晚上6点就收工,立马冲去做翻译,忙到快凌晨1点才回到租的房子。

周末还不休息,她搞了一份在商场发传单的兼职。

穿着笨重的熊本熊玩偶套装,在三十多度的高温下站了一整天,汗水都能拧出一盆来。

每个月一发工资,第一件事就是按编号顺序,把钱转给那5个人。

看到她这么拼劲十足,同事就劝她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了。张海林则摇摇头,觉得既然答应了的事,就得坚持做到。

就连178号都不要钱,说什么就当是帮她一把。

张海林一直坚持折腾,反反复复地试了好几次,直到对方答应下来,他才在本子上划了个小勾。

还债的那阵子,为了省点儿开销,她就租了个每月300块钱的隔断间。

那个房子被划成了11个小隔间,她就住在7号。

她从来没觉得难受,因为笔记本上的红色日期不断增加,那是她偿清每一笔债务的日子。

到了2018年7月20号,张海林在给最后一个人转账的时候,手抖得挺厉害的。

那水贵州山区的一位老师,按下确认键的一刹那,直接趴在桌子上哭出了声。

不是因为累,而是因为终于觉得心里安稳了。原本打算用五年还清的债,她却用了不到三年就搞定了。

不过,后来发现还剩下三个编号是空着的。213号张奶奶的电话变成了空号,打过去根本没人接。

经过多方打听,张海林才知道那位老人是在2017年冬天去世的。

她在墓前站了挺长时间,然后把这1000块钱以张奶奶的名义捐给了甘肃山区的小学,用来买校服。

还有另外两个人,一个搬家之后联系就断了,一个把微信注销了,张海林就把这两笔钱捐给了河南的福利院。

有人问她,这些钱不还也没人知道,干嘛非得这么较真呢?张海林提起了2019年那个深夜的事。

当时,她加班到凌晨去便利店买包子,收银员突然叫住她:

你是不是那个朋友圈借钱的河南姐姐啊?我室友之前跟你借过钱,她说你肯定会还的。

其实当年那300个人借给她的不只是钱,更是一份份真心的信赖。

她偿还的可不止那1000块,而是300份“我没让你失望”的承诺。

现在的张海林,妈妈能慢慢地走路了,爸爸也不用再跑那么远的长途了,在家附近找了份看仓库的工作。一家人过得虽平淡,却也觉得很幸福。她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就算身处最绝望的时候,世界上还是有人愿意伸出援手。而且,我们也希望,这份信任永远不会被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