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 11 进入最后冲刺期,各大主播为了抢流量、冲销量,简直使出了 “浑身解数”—— 有的平台狂发优惠券,有的主播打折送赠品,可贾乃亮的操作,却刷新了大家对 “流量无下限” 的认知:他居然在直播间请了一位 “神似李小璐” 的女助播同框,硬生生把带货场变成了 “狗血戏现场”。
要知道,贾乃亮和李小璐的离婚风波已经过去 6 年,本该是 “往事如烟” 的桥段,却被他拿出来反复消费,难怪网友骂声一片:“为了赚钱,连这点尊严都不要了?”
一、“翻版李小璐” 现身直播间,网友:以为复婚了,结果是营销套路
距离双 11 还有 6 天,贾乃亮的直播间突然成了热搜焦点 —— 不是因为带货产品多划算,而是他身边站着的一位女助播,让观众看傻了眼。
当时直播间里,贾乃亮带着四位穿冬装的女模特助播,原本只是常规的 “卖衣服” 环节,可他突然把其中一位女助播拉到身边单独出镜。这位助播留着披肩长发,穿黑靴子、黑外套、黑色紧身裤,从发型到穿搭,再到眉眼间的神态,像极了贾乃亮的前妻李小璐。

一瞬间,弹幕直接炸了:“活久见!这是李小璐?”“他俩复婚了?” 不明真相的观众还以为是 “破镜重圆” 的大瓜,纷纷停下购物的手,盯着屏幕看 “热闹”。

可没过多久,大家就发现自己被 “骗了”—— 这位女助播根本不是李小璐,只是长得有几分相似,再加上刻意模仿的妆容和举止,才营造出 “真假难辨” 的效果。有细心的网友对比照片后发现,单看这位助播,和李小璐的相似度其实不算高,但贾乃亮偏偏要拉着她同框,还故意引导镜头特写,明摆着是 “借情怀炒热度”。

要知道,贾乃亮和李小璐的离婚事件当年有多轰动:2019 年,李小璐被曝疑似出轨嘻哈歌手 PGone,两人 7 年婚姻彻底破裂,那段狗血剧情不仅长期霸占热搜,还因为过度消耗公众情绪,让不少网友心生反感。6 年过去,大家早就不想再提这段往事,可贾乃亮却主动把 “伤疤” 揭开,拿出来当流量密码,难怪评论区全是骂声。
有人直接吐槽:“好 low 啊!为了赚米什么都不顾了,真吓人”;还有人戳穿他的小心思:“跟这种人结婚能忍住不出轨也是神人了”;更有人替李小璐抱不平:“前妻怕是要气炸了吧?他赚得盆满钵满,却拿人家当营销工具,太恶心了”。
二、从 “受害方” 到 “流量投机者”,贾乃亮的带货路,早就没了底线?
不可否认,贾乃亮在直播带货领域确实 “成功”—— 自从全力转型主播后,他靠着早年积累的观众缘,再加上离婚事件带来的热度,很快就成了 “明星带货一哥”,单场直播销售额破亿是常事,合作的也都是大牌,赚得盆满钵满。

可这次 “翻版李小璐” 事件,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为了流量 “不择手段” 的真面目。
他当然知道这段过往有多敏感,也清楚请 “翻版前妻” 同框会引发多大争议,但他还是做了 —— 因为他算准了 “争议 = 流量”。哪怕被骂 “low”“没尊严”,只要能上热搜、能吸引观众停留、能带动销量,这些 “负面评价” 在他眼里,反而成了 “免费宣传”。
就像网友说的:“他哪里是不懂‘尊严’,只是觉得尊严没流量值钱。”
其实,这早已不是贾乃亮第一次靠 “博眼球” 赚流量。之前他就在直播间搞过 “卖惨”“催单” 的套路,甚至因为过度营销被网友吐槽 “吃相难看”,可他始终没改 —— 毕竟在直播带货的赛道上,“流量” 就是生命线,今天你是销冠,明天可能就被新人取代,明星也不例外。
而他的操作,也折射出整个直播行业的 “流量焦虑”:随着网红翻车、平台去头部化、中腰部主播崛起,明星主播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为了不被淘汰,他们只能不断 “突破底线”—— 什么有热度就炒什么,什么能吸引眼球就做什么,哪怕消费隐私、贩卖伤疤,也在所不惜。
三、靠 “黑红” 走不远,流量反噬的时候,摔得更惨
贾乃亮或许觉得 “黑红也是红”,只要能抓住流量,骂声再多也无所谓。可他忘了一点:大众的猎奇心理是暂时的,不会一直为 “无下限炒作” 买单。
这次事件里,虽然他靠 “翻版李小璐” 上了热搜,却也丢了大量路人缘 —— 很多原本打算在他直播间购物的观众,因为反感这种营销套路,直接划走;还有人表示 “以后再也不会买他推荐的东西”。短期来看,他或许能靠争议赚一波流量,但长期下去,只会让自己的 “路人盘” 越来越小。
更何况,“流量反噬” 的例子就在眼前:之前有主播靠 “低俗炒作” 爆红,结果很快就被平台封杀;还有明星因为过度营销,从 “国民好感” 跌到 “全网吐槽”。流量能把人捧得多高,反噬的时候就能让人摔得多惨。

说到底,直播带货的核心是 “信任”—— 观众愿意买你的东西,要么是相信你的眼光,要么是认可你的人品。靠 “博眼球”“炒争议” 换来的流量,就像空中楼阁,一推就倒。
如果贾乃亮还想在这个行业长久走下去,与其花心思搞 “擦边球” 营销,不如把精力放在选品、控价、提升服务上 —— 毕竟,只有真正让观众觉得 “划算、靠谱”,才能留住人心,而不是靠 “消费过往” 赚快钱。
毕竟,观众可以为一时的 “猎奇” 买单,却不会为一辈子的 “没底线” 买单。
我是包小可,每天努力一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