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队美国,在稀土上对华“亮剑”,日本这次恐怕打错了算盘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站队美国,在稀土上对华“亮剑”,日本这次恐怕打错了算盘

2025-11-21 18:46:56

站队美国,在稀土上对华“亮剑”,日本这次恐怕打错了算盘

这年头,大国博弈的剧本,越来越像我们公司开会。

老板在台上画着PPT,下面三个部门经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当场拜了把子,宣布要成立一个新项目组,绕开公司里那个技术最牛、脾气最臭、但谁也离不开的研发部老王(中国),自己单干。

这个新项目,叫“稀土自由”,听着就特别高大上。

说白了,就是哥几个不想再看老王的脸色了。

毕竟,你手机里的芯片,天上飞的F35,地上跑的电动爹,哪个不得求着老王赏口饭吃?

稀土,就是这碗饭里的那块硬菜。

于是,PPT上写得明明白白:澳大利亚出矿,他家地里货多,品位还好;日本出技术,号称有祖传的提炼手艺和磁铁秘方;美国大哥最实在,出钱,出订单,上来就拍了85亿美金,还承诺用比老王家贵一倍的价格兜底收购。

一个有资源,一个有技术(自称),一个有钱。

这简直是互联网创业的梦幻开局,就差一个“改变世界”的口号了。

魔幻的是,他们真的就这么信了。

特朗普到处飞,一会儿东南亚一会儿日本,搞得跟巡回签售会一样,核心思想就一个:我们仨要建个厂,自己挖矿自己炼,以后再也不用求老王了!

听起来是不是热血沸腾?是不是感觉老王要被架空了?

然而,现实世界,从来不按PPT的剧本走。

这哥仨的“创业公司”,从一开始就犯了个致命的错误:他们以为自己在搞房地产,以为有地(矿)有钱(资本)就能盖起高楼。

可稀土这玩意儿,本质上是门手艺活,是尖端制造业,是化学的艺术。

不是挖出来一堆土就算完事儿的。

这事的关键,在于“提纯”。

尤其是重稀土,那玩意儿的提纯难度,约等于让你用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去搞芯片光刻。

全球92%的高纯度重稀土精炼产能,在哪?

在老王家。

这不是一个可以靠“砸钱”和“决心”在三五年内追上的数字。

这是几代人,几十年,用无数次失败和独创的“串级萃取”理论喂出来的技术壁垒。

结果就是,老王家的生产成本,是欧美同行的十分之一。纯度,能干到99.999%。

你品品。

美国人不是没试过。

自家那个叫Molycorp的公司,折腾了半天,轻稀土勉强能玩明白,一碰到重稀土就抓瞎,技术上直接歇菜。

想新建个厂?

先准备20亿美金,然后去跟环保部门和审批流程死磕个十年八年吧。

这效率,黄花菜都凉了。

日本呢?

更像个偏科生。

2010年被老王断过一次粮,吓出PTSD了,拼了命地搞技术储备。

是,他有几手独门绝活,比如在磁体制造上。

但问题是,他的手艺再好,没有米也做不出饭啊。

原料和大规模精炼的设备工艺,数据库,都绕不开老王。

这就好比,日本是个顶级大厨,会做满汉全席。

但全世界只有老王家开着唯一一家能稳定供应顶级食材、还顺便卖独家秘制酱料和全套米其林厨具的超级市场。

现在,美国这个土豪投资人,拉着日本这个大厨,和澳大利亚这个农场主,说要在自家后院也开一个超级市场。

然后,真正的骚操作来了。

就在这哥仨热火朝天画大饼的时候,老王慢悠悠地出台了一个新规定。

很简单,就一句话:以后,凡是用了我们中国技术、设备、或者成品里含有0.1%以上我们中国稀土的,你想再卖给别人?

得先经过我审批。

这一下,直接把全场干沉默了。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等于老王对着他们仨说:你们那个新厂,随便建。

几十亿美金,随便花。

但是,你们要用的核心设备,不好意思,专利是我的。

你们生产需要的某种催化剂,不好意思,配方是我的。

就算你们奇迹般地造出了产品,里面只要有那么一丁点儿我的东西,卖给谁,我说了算。

这已经不是卡脖子了。这是直接在你脖子上装了个遥控项圈,控制器在我手里。

美日澳那个所谓的资源、技术、市场“闭环”,瞬间成了一个笑话。

你闭环了个寂寞,你整个环都是用我的链条做的。

他们以为的“去中国化”,最后变成了“深度绑定,但付费更高”的VIP客户。

花着双倍的价钱,买了一份随时可能被远程锁定的资产,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国际主义精神?

所以你看,这场所谓的“稀土战争”,从一开始,大家玩的就不是一个维度的游戏。

美日澳以为这是资源战,是地缘政治,是砸钱就能赢的“大力出奇迹”。

而中国从头到尾打的都是技术战,是产业链战争,是“规则制定者”的游戏。

我根本不跟你争论谁家地里矿多,我只关心,把这些土变成金子的点金术,掌握在谁手里。

当定价权、流向权、甚至是你生产工具的最终解释权,都握在我手里的时候,你所谓的联盟,除了能上上新闻头条,感动一下自己,还有什么实际意义?

最终,这场由美国攒的局,日本出的力,澳大利亚卖的命的“稀土独立”大戏,大概率会演变成一场成本高昂的闹剧。

而日本,这个曾经试图在技术上挣扎一下的玩家,再一次悲哀地发现,自己虽然离牌桌很近,但永远都摸不到那张决定胜负的底牌。

它不是站在了必败的那一边,而是从站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输了。

因为在绝对的技术壁垒面前,所有的投机取巧,都显得那么朴实无华,且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