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青藏高原落下关键一子,印度20年抗议无效选择集体沉默,三重压力让莫迪不得不咽下这口气。
超级工程动了印度的“水奶酪”?
2025年7月19日,中国西藏林芝,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这项总投资1.2万亿元的“世纪工程”,规划装机容量超6000万千瓦,年发电量相当于3个三峡水电站,足以解决3亿人的用电需求。
工程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技术,90%设施埋入地下,既规避地震风险,又将生态扰动降至最低。 让印度焦虑的是,工程位于中印实控线仅120公里处,雅鲁藏布江流出中国后,变成了印度视为命脉的布拉马普特拉河。
莫迪政府集体“消音”
过去三天,印度上演了反常一幕:
官方零抗议:莫迪、外交部、国防部集体沉默,与2023年项目规划时三次召见中国大使的强硬姿态判若两人;
媒体冷处理:《印度时报》、新德里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未头条报道,仅地方官员呼吁“希望中方分享水文数据”;
学者被禁声:瑞典学者阿肖克·斯温警告“印度未来需向中国求水”的言论,遭官媒刻意淡化。
三重绞索锁死印度的抗议选项
1.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砸向汽车命脉
印度正遭遇特朗普的“无差别关税战”:美国拟对印度汽车征收26%关税(原税率仅2.5%),刺中印度经济软肋,汽车业占GDP 7%,利润率不足5%。
莫迪试图妥协减税,遭本土车企强烈抵制。 印媒披露,印度已向WTO提交19亿美元报复清单,美方反手威胁升级“二级制裁”:若印度不停止购买俄油,将加征100%关税。
2. 印巴水战惨败引爆国内危机
2025年4月,印度为施压巴基斯坦,关闭水电站闸门断水,因水库容量不足,旱季施压效果微弱;雨季泄洪时又因预警失灵,导致巴方洪灾178人死亡,遭国际社会痛批“水利恐怖主义”。
印度旁遮普邦农民因灌溉断流发起抗议,莫迪支持率跌破45%。 反对党趁机发难,要求公布5月印巴空战中“被击落5架战机”的真相(官方仅承认3架)。
3. 水电技术卡脖子逼出务实合作
印度在雅鲁藏布江下游规划的四座水电站,因地质复杂迟迟未动工,中国工程却解决了印方最担心的两大问题:
生态保障:智能闸门确保下游旱季获20%增水,雨季削减30%洪峰,2025年阿萨姆邦洪灾损失已降40%;
能源诱惑:印度2030年清洁能源目标缺口达40%,中国提出向印度东北部输电,可降低当地电价30%。
“水武器”幻觉被现实戳破
印度曾大肆炒作“中国掌控下游水命脉”,自家数据暴露矛盾:
布拉马普特拉河85%水量来自印度境内支流,中方截流仅影响总径流5%;
印度对巴基斯坦的“水威慑”失败,反证水资源难以成为有效地缘武器。
让莫迪难堪的是,印度国家水电公司悄悄向中方递出合作备忘录,塔塔集团已签约参与水电设备制造。
经贸捆绑让对抗代价高昂
2023年,中印贸易额达1184亿美元,中国超美国成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印度55%民众购买过中国商品,85%制药原料依赖中国供应。
当特朗普对印度挥舞关税大棒时,中国反成莫迪的“避险选项”:印度外长苏杰生近五年首次访华,承诺“中印是发展伙伴而非对手”;中印直航重启在即,边境自贸区谈判加速推进。
沉默背后的战略清醒
美国曾试图借水电工程离间中印。 2025年1月,美国安顾问沙利文访印施压,要求配合抵制中国项目,印度发现:
美国在印巴冲突中保持中立,拒绝对印度军事支援;
特朗普对印度纺织品加征关税,导致印损失超百亿美元,所谓“印太盟友”实为空头支票。
印度国安顾问多瓦尔私下坦言:“美国给战略承诺,中国给真金白银”。
雅鲁藏布江的机械轰鸣声,成了莫迪沉默的最佳注脚。 当超级工程撕下印度“地区霸主”的伪装,务实合作终将碾碎地缘博弈的零和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