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聚义厅座次时,公孙胜见后转身离去,梁山兄弟情由此生裂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排聚义厅座次时,公孙胜见后转身离去,梁山兄弟情由此生裂

2025-09-11 03:33:50

排聚义厅座次时,公孙胜见后转身离去,梁山兄弟情由此生裂

公孙胜是梁山泊的老成员,因为他的法术高强而出名。《水浒传》里,他的道术简直无人能及。虽然他不像吴用那样经常参与策划重要的行动,但只要遇到擅长道术的敌人,只要他亲自上阵,胜利就轻而易举。因此,在梁山泊中,他的地位仅次于宋江、卢俊义和吴用。

公孙胜有着让人捉摸不透的强大能力,宋江在梁山的每一个动作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不仅如此,公孙胜的武艺也十分了得,就连宋江对他也感到十分敬畏。

梁山好汉中的一位半僧人或道士

在梁山泊的英雄们当中,各行各业都有代表,但在宗教人士这方面却很少,总共只有“三个半”僧人。

鲁智深原是朝廷的官员,为了避祸,他到五台山文殊院出家,由智真长老给他剃度。虽然他成了和尚,但并不遵守佛门的规矩,喜欢喝酒吃肉,对佛祖也没有虔诚的礼拜。

武松,一个行走江湖的行者,因为避祸,他选择了行者的装扮,并以此为生。因此,世人尊称他为“行者”。然而,武松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行者。

后来,武松摆脱了世俗的烦恼,选择做了和尚,加入了僧侣的队伍,开始了他的修行生活。

樊瑞也在其中。他是个在乱世中威名远扬的魔王,早年曾是全真教的弟子,后来却独自称王,成了地方上的霸主。如今的他早已不再遵守全真教的教义,充其量只能算是个“半吊子修行者”。

在梁山的英雄好汉中,只有一个人像僧侣一样行事,这个人就是名扬四海的入云龙公孙胜。

他被称为“一清”,曾拜在九宫县二仙山罗真人的门下,向罗真人学习了诸如“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等神奇法术,成为了罗真人门下最受重视的弟子。

公孙胜平日里总是和师父一起,专心打坐修行,追求延年益寿的法门。他品德高尚,修炼也很精深。在书中第五十三回,他的师父罗真人曾说:“既然已经脱离了苦海,掌握了长生之术,又何必还羡慕什么呢?”

从这一点来看,公孙胜似乎在专心修炼,远离尘世的纷扰。

公孙胜一登场,就主动找上了晁盖,想要独自行动,夺取生辰纲。他的态度非常积极,这正符合晁盖追求的北斗七星之梦。

令人好奇的是,公孙胜虽然决定和晁盖一起夺取生辰纲,但在那之前,他从未与晁盖见过面,只是听说过晁盖是个英勇的人。

仅这一点就展现了古人的风采。他在晁盖面前自我介绍时,既不谦卑也不高傲,充满了豪情。

作为道教的弟子,他对正义和道德有自己的见解。对于那些被认为是不正当的钱财,他没有多说。他直接对晁盖说:“这笔财富非常重要,千万不能放弃。”

这话确实符合公孙胜的说话风格。

公孙胜亲自去见托塔天王晁盖,希望能劝说他抓住这次夺取生辰纲的大好机会。在此之前,他已经做了非常详尽的准备和调查。

他已经清楚,负责运送生日礼物的人会沿着黄泥冈的官道前来。因此,当吴用提出让刘唐去侦查路径时,公孙胜接着说:“不用再派人去了。我已经知道他们将通过黄泥冈的大路。”

由此可见,公孙胜做事非常周到。

表面上看,公孙胜加入梁山似乎只是为了追求财富。但他在成功夺取生辰纲后,并不像阮氏三兄弟那样只拿走财物就离开,反而与吴用、刘唐一同在东溪村畅饮畅谈。

事情真相揭露后,知府命令何涛去石碣村抓人。公孙胜施展法术,刮起一阵狂风,火借风势烧毁了官军的船只,何涛最终失败而归。

后来,几个人和晁盖一起加入了梁山,成了山上的好汉。

从那时起,无论是对抗朝廷还是归顺朝廷后四处征战,公孙胜经常使用他“呼风唤雨”的神奇法术,立下许多奇功,名声远扬。

公孙胜这个人,总是带着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神奇法术。

晁盖、吴用、公孙胜等七位志同道合的人在梁山泊安营扎寨。然而,那位心胸狭窄、身穿白衣的秀士王伦拒绝了他们的加入。这让梁山好汉中的林冲非常生气。

吴用精心谋划,晁盖英明领导,林冲果断执行,梁山泊因此爆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战斗。王伦被杀了。

在“火并王伦”这件事后,林冲积极提议让托塔天王晁盖当老大,智谋过人的吴用被定为副手,而入云龙公孙胜则排在第三位。

林冲和公孙胜之间并没有特别深厚的友谊,但他把公孙胜排在第三位,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首先,公孙胜和晁盖、吴用一样,能力出众,常常并肩作战;其次,公孙胜拥有独特的才能和一定的社会地位。

这并不是出于林冲个人的利益考虑,而是为了梁山的整体发展大局。

自从晁盖当上了梁山的大头领,梁山的势力越来越大。但就在宋江回来重新分配位置的时候,公孙胜却想离开。

看透了宋江的真实面目后,公孙胜感到失望,最终选择离开。

梁山英雄们在成功救下刑场上的同伴后,宋江便带着大家前往梁山,这让梁山的势力大大增强。梁山的头领数量也增加到了四十人。

宋江来到梁山后,那里的规矩有了变化,英雄们在聚义厅重新安排了座位。晁盖坐了第一把交椅,宋江排在第二,接着是吴用和公孙胜。

对于其他人来说,宋江在没有征求晁盖、吴用、公孙胜三人意见的情况下,直接提出了新的建议。

不分功劳大小,梁山泊的老首领们就坐到左边的主位上。新加入的首领则坐在右边的客位。将来会根据大家的贡献大小,再调整座位。

从王伦当家的时候开始,梁山就不再使用原来的排名制度了。直到后来108位英雄齐聚,才重新制定了座次。

大家按照指示坐了下来。左边有林冲、刘唐等九个人,右边则有花荣、秦明等二十七个人。

宋江这么做不是为了“休分”,而是想告诉大家:要分辨是非,选择正确的立场。说分裂分子没有原则是不对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原则。

他们的想法并不是对革命忠诚,而是一种“听话就会兴旺,反抗就会灭亡”的极端自私思想。

宋江和关胜、呼延灼这些曾经沾染过革命者鲜血的人,竟然沆瀣一气。面对这种情况,宋江对他们关怀备至,多次跪地求情,甚至不惜用尽一切办法来挽留他们。

对于那些喊着“攻占东京,登基称帝”的农民起义领袖,比如李逵和阮氏三兄弟,宋江却坚决反对,甚至愿意把他们逼入绝境。

公孙胜对聚义厅的座位安排感到非常惊讶,这让他更了解了宋江的真实性格。宋江在官府和民间都有广泛的人脉关系,虽然晁盖在江湖上的名气没有宋江大,但在营救宋江和庆功宴上,晁盖还是受到了众人的热烈拥戴,仿佛是众星捧月一般。

晁盖对宋江非常尊敬,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未来可能会被边缘化。

公孙胜是个很聪明的人,他隐隐觉得,将来宋江在梁山泊的权力可能会超过晁盖。因为他和宋江的革命想法不一样,所以心里开始想着离开。

要想走人,得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正好宋江把宋太公接到了山上,而公孙胜则借回家看望母亲和师傅的机会,离开了梁山。

公孙胜打算离开,晁盖心里很舍不得,反复叮嘱他三个月到半年后一定要回来。公孙胜答应了,但最终没有按时回来。

自从公孙胜第一次见到晁盖,就对他特别欣赏:“晁大哥,我早就听说郓城县有你这么个人物。今天我想送你十万贯的金银珠宝作为见面礼,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晁盖和宋江都在郓城生活,晁盖的名声连公孙胜都知道,而宋江被称为“及时雨”,这么出名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晁盖呢?

公孙胜没有只跟宋江一个人合作,而是决定和晁盖一起做事。这是因为公孙胜觉得晁盖是个非常正直的好人。

书中没有提到公孙胜对宋江有过任何评价,更不用说尊敬和佩服了。

到了五月,公孙胜说要回家乡,这原本只是他随口一说。回到家里后,他决定彻底断绝与梁山的联系,于是改名为清道人,隐居在九宫县,拜入罗真人的门下,专心修炼,并照顾母亲的生活。

他对江湖上的争斗和水泊梁山的事情都已经不再关心了。

宋江后来想起那件事,就派戴宗去公孙胜的老家打探情况。可没想到,公孙胜早就改了名字,躲到深山里过起了隐居的日子,戴宗这一趟算是白跑了。

高唐州的太守高廉精通各种妖术,他多次打败了梁山好汉。面对这样的困境,吴用只好向宋江建议,派戴宗和李逵两人迅速前往蓟州,邀请公孙胜前来助阵。

吴用很了解公孙胜的个性,就在戴宗还没走的时候,他告诉宋江:“公孙胜是个高风亮节的人,肯定躲在深山老林里。今天特意让戴宗去蓟州的那些有名的大山里找找,相信一定能找到他的下落。”

戴宗和李逵到了公孙胜的家,却被拒之门外。李逵灵机一动,无奈之下只能用不好的办法。他威胁公孙胜的母亲,这才让公孙胜出来。

戴宗说得头头是道,一开始公孙胜并不买账,但听着他讲的江湖情义,心里渐渐有了变化,态度也开始松动。

罗真人认为戴宗所说的那些事情,出家人是不应该参与的,因此他坚决不允许公孙胜离开。这个决定让戴宗和李逵愁眉不展,心情沉重。

公孙胜看到他们这副模样,便主动提出帮忙,说道:“咱们今晚就在这儿歇息,明天再去求师父。如果师父答应了,我就立刻动身。”看来,公孙胜心里已经倾向于支持梁山了。

罗真人后来变得非常慈悲,他答应了公孙胜的请求,让公孙胜加入梁山好汉的队伍,并且将自己的独门绝技“五雷天罡正法”全盘传授给他。

公孙胜再次踏入江湖,回到了梁山泊,又一次成为了至关重要的智囊。

冲破险阻,遇上汴河而退下

公孙胜回到梁山后,立刻施展他的法术,用“五雷天罡正法”打败了高廉的邪术,成功救出了柴进。接着,他又在芒砀山设下八阵图,把樊瑞他们给制服了。

公孙胜在芒砀山斩杀了樊瑞,这可以看作是他的一次经典战役。地然星樊瑞、地飞星项充、地走星李衮,在沛县的芒砀山称王后,想要占据梁山,成为一方霸主。

宋江得知消息后,亲自带领军队,对芒砀山发起了进攻,这才有了公孙胜在芒砀山大显身手的情景。

公孙胜和樊瑞之间的战斗,不仅是对武力的考验,更是对谋略的较量。

当公孙胜与宋江一同到达时,见到芒砀山上挂满了绿灯笼,便意识到此地有人精通妖术。因此,他建议宋江撤退二十里安营,并给出对抗樊瑞的布阵图。

宋江按照约定,成功地生擒了项充和李衮,并将樊瑞招揽到了自己的门下。这场战斗的进程并不复杂,但无论是分析敌情、布阵排兵,还是阵前交锋,公孙胜的身影都无处不在。

后来,梁山的队伍按照宋江的想法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开始为朝廷效力。招安之后,公孙胜带领大军攻打辽国,成功击破了兀颜的太乙混天象阵。

征辽军队所向无敌,公孙胜在梁山有了前所未有的极高声望,前途无量。征服辽国后,他又随宋江去征伐河北的田虎,将乔道清这个术士收了。

河北的田虎以前是宋徽宗手下的大敌。宋江被招降后,田虎仍然与朝廷作对,自封为晋王,对宋朝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乔道清是田虎的左丞相,精通各种法术。听说宋江要派兵,乔道清主动请缨去守卫壶关。结果,他在第一场战斗中就活捉了李逵,第二场战斗更是大败宋江。

大战过后,樊瑞的特殊能力也被破解了。紧要关头,入云龙公孙胜用“五雷天罡正法”与乔道清对战,最终制服了他。

宋江在处理完田虎的问题后,立刻按照命令带领军队前往淮西对付王庆。那时正值炎夏,热得让人难以忍受。这时,公孙胜施展了一项神奇的法术,带来了一阵清凉的风,让士兵和战马都感觉到了舒适和活力。

在战斗中,公孙胜用一种道家的秘术帮助卢帅将金剑先生的宝剑打落。这些努力为打败王庆军队做出了巨大贡献。

淮西平定之后,宋江带着公孙胜和部队回京,在东京的陈桥驿驻扎。这时,公孙胜想起了罗真人的嘱咐,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如今兄长功成名就,我这就要告辞了,打算上山跟着师父学道,同时照顾母亲,过完这一生。”

宋江怎么劝也没用,最后只好摆了桌酒席。席上,大家纷纷叹气,眼泪汪汪。第二天,公孙胜穿着麻鞋,背着行囊,向北走了。

公孙胜离开的原因是师父罗真人的建议。当戴宗和李逵被派往蓟州二仙山去接回公孙胜时,罗真人特别嘱咐了他们。

我有八句话,你一定要记住。遇到幽静的地方就停下来,到了汴梁就回家。

公孙胜离开宋江,回到了蓟州的二仙山,在那里修行,侍奉母亲。因此,他没有参与征伐方腊的战争。

要是公孙胜没有提前离开,他在对付平方腊的战斗中肯定能发挥很大作用。

当包道乙和郑彪施展妖术时,没有公孙胜的梁山队伍只能靠宋江和樊瑞一起勉强应对。

而在与方腊的战斗之后,梁山好汉们狼狈不堪,景象惨烈,能活下来的人已经不多了。

看看公孙胜,他激流勇退后隐居山林,专心修道,生活就像一朵闲云,一个野鹤,享受着晚年的生活。他的样子,真让出家人看起来有那么点风度。

像宋江这样固执的人,往往只能听天由命,让有见识的人感到惋惜。

总结部分

在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端,更不用说梁山这样的地方了。因此,公孙胜早就看透了宋江的本性,所以前后两次选择离开。

辽国已经被消灭了,我也已经尽力了。既然我们的道路不同,那就各自离开吧。这样宋江也能安心,两人心里明白,就各自走各自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