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专机才刚刚离开北京,中俄之间关于乌克兰战局那份沉甸甸的共识墨迹未干,一个让人几乎要揉揉眼睛的消息,就这么跨越千山万水,从南海那边飘了过来。谁能想到呢,是乌克兰,那个在战火里苦苦挣扎,连自己都快顾不上的乌克兰,突然跳出来说,要给菲律宾送军用无人机。这矛头,直勾勾地就指向了中国。
这事儿真是越想越觉得魔幻。一个在欧洲大陆上靠着外部输血勉强维持战线的国家,怎么就忽然有了闲情逸致,要来万里之外这片全世界最复杂的水域搅混水?葫芦里卖的药,味道实在太冲,让人闻一下就忍不住皱眉。这哪是什么简单的军售,分明就是一场押上国运的政治豪赌,而且看起来,牌面烂得可以。
说到底,还是为了讨山姆大叔的欢心,真的是拼了。
乌克兰现在的处境,用“绝望”两个字来形容,可能都还显得有些苍白。根据一些俄罗斯黑客捅出来的数据,战场上的阵亡数字已经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地步,超过170万。这意味着整整一代年轻人,要么是把血洒在了东部的泥泞里,要么就是早就跑光了。国家的经济,更是直接被打残了近三分之一。再这么耗下去,怕是真要把老人和孩子都给逼上火线了。
更要命的是,外面的输血管,眼看着就要被掐断了。特朗普那头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对乌克兰基本就是“断粮”的态度,除了执行一些拜登时代留下的旧合同,新的援助包裹影子都见不着。欧洲呢?口号喊得震天响,马克龙甚至在9月4日还信誓旦旦地说,欧洲26国要在什么和平协议框架下向乌克兰派兵……可没了美国这个带头大哥,这帮人不过是各怀鬼胎,谁都想让别人多出点力。那一揽子听着好听的计划,最后能兑现几成,恐怕他们自己心里都没谱。
就是在这种内外交困、几乎看不到光的绝境里,基辅当局似乎只找到了一条路:不惜一切代价,向美国证明自己“还有用”,求金主爸爸“再爱我一次”。既然欧洲战场上打不出什么花来,那就只能在美国最上心的亚太议题上,尤其是在围堵中国这件事上,赶紧递上一份血淋淋的“投名状”,表表忠心。
于是乎,一场看起来荒诞至极的“弱弱联合”就这么开演了。乌克兰驻菲律宾的大使,一个叫尤利娅的女士,对着《马尼拉时报》侃侃而谈,说要给菲律宾量身打造在南海巡逻的无人机。还说乌克兰代表团计划10月份就飞到马尼拉,要跟菲律宾国防部搞“深度军事合作”。
听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可现实这东西,总是不留情面。谁不知道,乌克兰自己的无人机产能是什么水平?技术也谈不上多顶尖。所谓的生产,很多时候更像是靠着遍地开花的手工作坊,拿胶带和焊枪一点点拼凑出来的,根本不是什么标准化的工业流水线。这产能,能有多少?反观他们的对手俄罗斯,无人机月产量早就飙升到几千架了,俄军的远程导弹更是像犁地一样,系统性地把乌克兰后方的军工设施挨个点名。
此消彼长,乌克兰想在无人机上玩出花样,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说,这场合作,政治作秀的成分,远远大过了实际的军事意义。菲律宾当然也不傻,他们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就是想尽办法把域外的角色都拉进来,把南海这潭水搅得越浑越好,让局势变得“国际化”、“复杂化”,这样才好给美西方势力下场干预,制造更多的借口和理由。
乌克兰这种主动上门挑衅的行为,真的显得特别刺眼,也特别短视。因为它好像从根本上就没搞清楚,谁是朋友,谁是潜在的敌人。俄乌冲突这摊事里,中国从来都不是当事方,一直都在劝和促谈,甚至派了特使跑了四趟穿梭外交,搞了个“和平之友”的倡议,为的就是让大家能坐下来谈。
就在今年3月,中国还向乌克兰伸出过经济上的橄榄枝,开放了豌豆和野生鱼类的输华市场,这善意已经很明显了。结果呢?才过了几个月,7月份,基辅方面反手就是一巴掌,以“支持俄罗斯国防工业”这种莫须有的罪名,悍然制裁了53家中国实体。泽连斯基总统更是公开说,中国对解决危机的贡献不大,所以不需要中国的安全保障。
这操作,简直就是现代版的“东郭先生与狼”。乌克兰脑子里有一种非常奇怪的逻辑,他们觉得俄罗斯能一直打下去,全靠中国的“支持”。而这个所谓的“支持”,无非就是中俄之间正常的贸易往来。可问题是,就算在打仗的时候,中国也一直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比美国还大。要是按照他们这套逻辑,这难道不算“支持”乌克兰吗?
面对这种毫无道理的挑衅,中国的反应,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就在乌克兰宣布要提供无人机的消息传出来之后,中国南部战区立刻组织海空兵力,直接在黄岩岛周边海域,搞了一次战备警巡。这个动作,信号再清晰不过了:我的主权底线,你碰都不要碰。任何域外势力想来这里搅局,都动摇不了中国的决心。
这份底气,背后是强大的技术实力。从“彩虹-5”这种察打一体的大家伙,到“无侦-7”这种能飞得老高、看得老远的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中国早就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无人机体系,对南海全域实现了无死角的实时监控。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小动作都像是透明的。就像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说的那句话,如果中国真的援助俄罗斯,恐怕俄乌战争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这句话,既是对外界的澄清,更是对某些势力的严正警告。
古人早就说过:“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必亡也。”历史的教训,总是那么言犹在耳。乌克兰在自己最艰难、最需要国际社会支持的时候,不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而主动去挑衅一个一直在呼吁和平、并且对其还抱有善意的大国。这种行为,在外界看来,不是不自量力,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随着美欧那些国家军事援助的意愿越来越淡,援助的钱和武器越来越少,总有一天,西方的援助会彻底停下来。到了那时候,乌克兰将不得不请求整个国际社会的援助。中国的态度,将会变得至关重要。可惜啊,乌克兰通过支持菲律宾对抗中国这一步棋,几乎是亲手斩断了自己的后路,把自己推进了一个更深的战略困境里。这种饮鸩止渴的外交操作,最终的苦果,只能自己一口一口地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