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频换总理应对危机,勒科尔尼预算陷入困境,罢工令法国瘫痪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马克龙频换总理应对危机,勒科尔尼预算陷入困境,罢工令法国瘫痪

2025-10-08 18:09:13

马克龙频换总理应对危机,勒科尔尼预算陷入困境,罢工令法国瘫痪

一看到意大利人笑话法国的政治乱得不像样,你就能感觉到事儿不简单啦。没两年不到,法国就换了五任总理,这个曾经引以为豪的欧洲大国,现在却在债务的深渊里越陷越深。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自1962年以来,法国政府第一次因为不信任投票被推翻。这场政治震荡背后,到底暗藏着哪些深层次的危机呢?

总理如走马灯,马克龙的换人游戏

法国总统马克龙此次任命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为新总理,已是他第五次换人了。

39岁的勒科尔尼一直是马克龙的贴心助手,两人常在爱丽舍宫深夜聊威士忌,不过这次他被任命可不是单纯因为关系好,而是出于无奈。

前任总理贝鲁在最关键的问题上摊了底儿,钱到底从哪来,花到哪去?他想从2026年的预算里砍掉440亿欧元,没想到左派和极右派联手,把他给推翻了。早些时候,巴尼耶也是一样的下场,因为预算争议搞得政府垮台。

现在轮到勒科尔尼了,按照规章制度,他得在十月中旬之前交出预算案,然后在年底之前把它通过。

关键在于,议会里现在划分成中派、左派和极右派三个阵营,没有哪个党能单独组成个能干的政府。每当他向一方让步,另外两派就会拉帮结派一起反对。

法国的债务情况现在已经挺严重了,今年偿还国债花了670亿欧元,这个数字比除教育和国防之外的所有政府部门花的钱还多。更吓人的是,到这个世纪年底,这个偿债成本预计会涨到每年1000亿欧元。

外界对新总理能不能像贝鲁那样顺利推进几百亿欧元的预算削减持怀疑态度,惠誉国际评级也把法国的债务评级压低了,这下借钱的成本还得涨,法国或许真得像当年的希腊一样,乖乖地去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帮助。

事情还没完呢,工会对之前的预算方案表达反对,周四还发动了大规模罢工,全国三分之一的老师一块儿停课,大部分药店都关门,巴黎的地铁也暂停运行,整个国家像是半瘫了一样。

极左极右夹击,中间派四面楚歌

马克龙本打算提前举行大选来稳固自己的执政基础,没想到结果却适得其反。在新一届议会里,他依赖的中间派只拿到166席,左翼阵营则拿了193席,甚至极右翼政党也赢得了142席。三个阵营之间互不相让,反倒让议会的分歧更加严重。

社会党希望大幅降低债务削减的目标,同时还打算对超级富豪和企业家加征税,此外还想废除马克龙的养老金改革。可这些想法对偏向商界的共和党来说,可是忌讳,他们扬言要投票反对任何里面有这些内容的预算案。

法国企业运动联盟甚至警告说,如果勒科尔尼通过加税来解决预算僵局的话,他们就会发动大规模的示威行动。

在政治舞台的两端,实力强劲的国民联盟和“不屈法国”都盯着对方,每当出现与中间派达成妥协的动作,他们就会大声喊“背叛”。勒科尔尼陷入了一个尴尬的窘境:每次向某一边让步,都可能失去另一边的支持,这让我说,这真是个两难的局面。

如今,马克龙正直面公众的猛烈批评,他的支持率跌到了史上最低。民调数据显示,他现在的人气比2018年和2019年黄背心运动最激烈的时候还要低。

当年满怀希望走上舞台的他,承诺要缩小左派和右派、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差距,可如今反倒变成了分裂的代表。

最头疼的是时间不站在我们这边,马克龙的第二个任期还剩下18个月,明年3月那会儿有个重要的市政选举,2027年5月则是总统大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谁还愿意跟一个快要卸任的总统搞得太死?

罗马和都灵的报纸报道这些事儿时,毫不掩饰那种“幸灾乐祸”的心情,意大利媒体还问:“那现在的辉煌到底在哪儿?”对一个曾经带领欧洲走在前头的国家来说,这无疑算是一种大大的羞辱。

结语

法国如今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一方面,这个国家依旧拥有强劲的经济实力、完备的基础设施,以及制度的韧性;可是另一方面,政治难题、债务危机和社会分歧正在逐步拆散这个共和国。

勒科尔尼的任务可真不轻松,但法国人民的智慧和坚韧绝不是盖的,也许这次危机正好让法国重新思考自己,找到新的出路,毕竟,真正的强者往往在最艰难的时候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