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打着普京更换方向,更大野心暴露,中国要警惕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打着打着普京更换方向,更大野心暴露,中国要警惕

2025-11-20 06:51:25

打着打着普京更换方向,更大野心暴露,中国要警惕

三年多前,俄罗斯在2022年2月24日突然动手进攻乌克兰,原本外界都觉得这会是一场速战速决的军事行动,没想到却拖成了持久战。

最初的时候,俄罗斯方面对外宣称只是“特别军事行动”,说是为了保护乌东地区的俄罗斯族群免受乌克兰政府的压迫,同时阻止北约东扩,听上去目标有限,

仿佛只是帮自家人出头,没打算把事情闹大。

但实际行动却一路升级,俄罗斯军队从起初的边界骚操作,逐渐演变成大规模占领,目标越来越广,也越来越难收手。

刚开打那会儿,俄军从白俄罗斯方向直插乌克兰北部,兵锋逼近首都基辅,一度控制了切尔诺贝利附近,试图切断乌克兰的北方补给。

乌克兰依靠西方国家提供的武器和情报死扛,尤其是在基辅郊外的伊尔平河桥头打得俄军后勤乱成一锅粥。

最后,俄军顶不住压力,只能撤离基辅周边,转而把重心放在东部的顿巴斯地区。

马里乌波尔港口变成死战之地,俄军围困数月,炸亚速钢铁厂,逼得乌克兰守军缴械投降,俄罗斯也因此控制了乌克兰一部分黑海出口。

到了夏天,顿巴斯的塞维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等地成了炮火焦点,俄军虽然伤亡惨重,还是啃下了这些工业重镇。

9月,俄罗斯干脆连带着宣布吞并了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搞了个投票自说自话“合法”,尽管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不认。

2023年春,乌克兰趁着西方坦克援助,展开反攻,收复了一些赫尔松西岸的村庄,但俄军死守阵地,乌军装备消耗得很快。

到了冬天,巴赫穆特成了血拼的焦点,俄军不惜代价拿下这座象征性的城市。2024年,局势陷入胶着,俄军加强在阿夫迪夫卡的攻势,乌克兰则用导弹袭击俄后方仓库。

俄军靠伊朗无人机、朝鲜弹药勉强维持攻势。2025年初,俄军又在哈尔科夫北部开辟新战线,控制了沃夫昌斯克,切断了乌克兰北部的交通要道。

5月份,普京签下边境缓冲区的文件,范围进一步扩大,甚至包括乌克兰南部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对外通道。俄罗斯在占领区修建永久防线,布满地雷、壕沟,要在乌克兰坚守到底。

黑海舰队封锁加紧,导致全球粮食价格也跟着波动。

一路打下来,俄罗斯从最初的有限军事目标,逐步上升到实际控制大片乌克兰国土,投入的兵力、装备、钱财远超外界预期,但想“速战速决”的小算盘早就破产了。

尤其是到了2025年,俄罗斯高层的口风变硬。国防部长绍伊古公开表示,乌克兰政府是恐怖政权,必须彻底清除,安全才有保障。

总统顾问甚至把苏联解体协议说成无效,暗示乌克兰天生就是“家务事”。

普京则老拿历史说事,怪列宁搞的联邦制、二月革命害得俄罗斯分家,话里话外流露出要恢复“大俄罗斯”的野心。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关系更紧密,军事合作加深,中亚一些国家也被俄罗斯经济安全牢牢拴住。北极方向,俄罗斯也在抢资源、布导弹,布局全球。

其实,俄罗斯打打停停,付出了很大代价。士兵伤亡据统计已超50万,经济长期受制裁,靠着能源出口和亚洲市场勉强维持。

西方情报认为,普京赌的就是“拖字诀”,希望拖垮乌克兰和西方的耐心。但现实是,俄军推进缓慢,靠消耗战苦撑。

到2025年秋,俄罗斯提出的和平条件是乌克兰必须割让大片国土,包括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否则不谈。这种强硬姿态,暴露出普京的野心远不止乌克兰,还想影响整个东欧格局。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带来的麻烦不小。乌克兰原本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局势混乱直接影响中国在欧亚大陆的投资和货运通道。

中亚地区,俄罗斯影响力太大,和中国在经济、交通、能源等领域存在明显竞争。中俄虽然表面上经常秀合作,私底下其实各有算盘。

2025年夏天,中国和俄罗斯表面关系紧密,但情报显示中国对俄罗斯深陷乌克兰心存疑虑,担心被拖下水。

乌克兰方面还称中国通过情报手段暗中协助俄罗斯,这让西方国家提高警惕,担心中国被动卷入。

尤其是彭博社的报道,说中国也参与了对欧洲的混合战,欧洲被能源问题捏住软肋,制裁中国也开始加码。

中国智库公开提醒,战争一拖再拖,风险外溢,制裁可能波及中国本身,不得不提前应对。

俄罗斯这套强硬打法要是被其他国家仿效,国际秩序只会更乱。中国需要保持警醒,坚持不介入原则,避免被卷入大国博弈的风暴。

和俄罗斯之间的边界、经济合作要有原则,多和中亚、欧洲搞好关系,分散风险。必要时,对俄罗斯的某些极端行为也要有所反制。

军事上,得拉住周边国家搞安全防护,自己实力也要硬起来,有备无患。眼下的局势,考验中国的外交智慧和战略定力,既要防止利益受损,又要避免被外部大国的棋局裹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