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舰挑衅再升级,除了警告驱离,我们还有这三套反制剧本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美舰挑衅再升级,除了警告驱离,我们还有这三套反制剧本

2025-11-23 16:12:38

美舰挑衅再升级,除了警告驱离,我们还有这三套反制剧本

这年头看国际新闻,总有种在看小区业委会吵架的既视感。

尤其是南海那片海,简直就是个大型物业纠纷现场。

老美,就是那个当惯了小区保安头子的前业委会主任,天天开着他那辆冒黑烟的肌肉车,在你家门口轰油门,美其名曰“维护小区道路通行自由”。

你问他为啥不去隔壁老王家门口轰?

他会告诉你,因为你家院子修得太漂亮,看着不爽。

说白了,美军舰艇三天两头跑来咱们沿海溜达,嘴上喊的是“航行自由行动”(FONOPs),骨子里就是一套流氓逻辑:我想去哪就去哪,你不能管,你要是管了,你就是“威胁”。

2024年美国防部那份报告,就差直接点名道姓地说:“没错,今年KPI考核的重点,就是去中国家门口多转悠几圈。”他们不光自己来,还特爱拉帮结派,今天拖上日本,明天拽着澳大利亚,最近又跟菲律宾打得火热,搞什么联合演习。

2025年1月,“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都开到南海了,菲律宾那几艘小破船跟在后面摇旗呐喊,场面搞得很大,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去拍《速度与激情11:南海漂移》。

这套操作的核心目的就三个:第一,给南海周边那些心里有点小九九的国家壮胆,告诉他们“大哥还在,别怕”;第二,不断试探我们的底线,看看你到底能忍到哪一步,像不像在测试一个弹簧的极限;第三,为自己在这里搞军事部署找借口,你看,不是我要来,是这里“不稳定”,我得来“维护和平”。

然而,剧本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每次他们气势汹汹地来,最后都像是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

比如2025年8月13号,那艘叫“希金斯”号的驱逐舰,想往黄岩岛附近凑,结果解放军连警告带“护送”,直接给请了出去,动作干净利落,没半点拖泥带水。

这种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极其危险。

就像两个壮汉在一条窄巷子里玩“谁瞅谁”的游戏,一不小心就可能擦枪走火。

所以,面对这种花式碰瓷,咱们的反制,绝对不是一招鲜吃遍天,而是一套分层级的“VIP接待方案”。

第一层:常规骚扰,“客服级”应对。

当中美关系还算过得去,美舰就派一两艘船过来刷存在感,搞点小动作。

这时候,你直接掏出家伙硬干,正中对方下怀。

人家马上就能剪辑个短视频,配上悲情音乐,发到CNN上哭诉“东方恶龙的霸凌”,顺便还能多要点军费。

所以,我们的标准操作是“警告+驱离”。

这套流程突出一个“专业”和“礼貌”。

南海战区的雷达早就跟装了鹰眼一样,你刚进九段线,我方无线电里标准的中英文喊话就来了:“这里是中国领海,请立即离开!”声音洪亮,字正腔圆,比驾校教练还耐心。

2024年11月,“霍珀”号想靠近西沙,就是享受的这个待遇。

光喊话不够,我们的舰艇编队会像贴身保镖一样跟上去,保持一个安全但充满压迫感的距离。

天上,战斗机偶尔会低空掠过,给你秀一下机翼下的挂载。

这套组合拳下来,不伤你一根毫毛,但精神压力直接拉满,让你自己觉得没趣,灰溜溜地掉头走人。

这还没完。

正规军不方便干的脏活累活,二线队上。

说的就是咱们的海警。

别小看海警船,那玩意儿吨位大、水炮猛、船身结实,就是为海上“文明执法”量身定做的。

2025年10月13号,在仁爱礁附近,菲律宾那艘破船又想去“送温暖”,后面还有美国大哥撑腰。

结果呢?

中国海警船直接一个标准的海上拦截动作,卡在你航线上,用水炮给你洗个澡。

美国在旁边喊“我们支持盟友”,外交部直接回怼:“请管好你家小弟,别再惹是生非。”整个过程,有理有据有节,既维护了主权,又没让事态失控,把“低烈度冲突”玩出了花。

第二层:群体碰瓷,“广场舞大妈级”应对。

你以为这就完了?

太天真了。

我们真正的杀手锏,是那些看似人畜无害的渔船。

南海的渔民老哥们,那可不是一般人。

他们的船队,就是流动的“海上长城”。

美军舰艇最烦的就是这个。

你想啊,一艘几万吨的驱逐舰,外壳是薄皮大馅,精贵得很。

渔船小,不值钱,机动灵活。

美舰想绕着岛礁搞侦察,上百艘渔船突然就从四面八方围过来了,也不撞你,就在你周围下网捕鱼。

那渔网要是卷进螺旋桨,够你维修队喝一壶的。

或者干脆就从你雷达盲区蹭过去,大家都是“无意”的嘛。

2024年就有过类似案例,菲律宾的船让美舰吃了暗亏,海水都渗进舱室了。

2025年上半年美菲演习的时候,周边海域全是咱们的渔船编队在“正常作业”,那场面,跟赶海似的。

你航母编队阵仗再大,也怕这种“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这叫什么?

非对称作战。

你用导弹的成本,跟我用渔网的成本,能比吗?

不开第一枪,却能让你的军事行动成本无限拔高,效率无限拉低。

恶心你,但就是不给你动手的理由。

第三层:组团挑衅,“经理级”应对。

如果情况升级,老美不是单枪匹马,而是带着航母战斗群,拉着一帮小弟来搞大规模演习,摆明了是来砸场子的。

这时候,“客服”和“大妈”就不够用了,得“区域经理”亲自出马。

解放军的驱逐舰编队会直接出动,不是一艘两艘,而是一个完整的编队,对美军编队进行全程“一对一”监视。

你在天上飞F-35,我的歼-16就在不远处伴飞。

你在水面搞阵型,我的055大驱就在旁边看着你表演。

水底下,我们的潜艇早就悄无声息地跟上了,随时记录你的声纹信号。

这就好比你在台上演戏,我在第一排VIP座位上拿着高清摄像机全程录像,还时不时打开闪光灯,就问你慌不慌?

同时,岸上的家伙也不是吃素的。

我们在西沙、南沙岛礁上部署的远程岸基反舰导弹,那不是模型,是真家伙。

你的舰队一进入相关海域,就已经被锁定了。

这叫“你来或者不来,我的快递(东风)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这种“巨大克制”下的军事对峙,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别太过分,我的工具箱里家伙什多着呢!

第四层:极限施压,“董事长级”应对。

最极端的情况,如果美舰铁了心要闯12海里领海,甚至做出更危险的举动。

那对不起,方案就得上到“董事长”级别了。

“我舰奉命撞击你舰”这句话,虽然是段子,但背后的逻辑是存在的。

当然,不是乱撞,而是有预案、有步骤的战术动作。

首先,全程取证,从不同角度、用各种设备把你故意侵入的证据链条做得死死的。

然后,在确保自身损伤可控的情况下,进行“强制驱离”,这个过程中发生一些“剐蹭”,那只能说是技术问题了。

更深层次的,是掀桌子的能力。

我们的区域拒止/反介入能力,就是为这种情况准备的。

南海行为准则(COC)的谈判,也是釜底抽薪的一招。

一旦东盟国家跟我们达成共识,用白纸黑字把规矩定下来,你美国一个域外国家再想来这里指手画脚,法理上就站不住脚了。

到时候,周边国家都烦你,你还怎么“拉帮结派”?

说到底,大国博弈,拼的是实力,更是智慧和耐心。

老美想用冷战那套“抵近侦察”的老黄历来遏制中国,属实是刻舟求剑了。

今天的南海,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的南海。

我们在这里种下的每一座岛礁,拉起的每一张渔网,部署的每一套系统,都在改变这片海的“游戏规则”。

老美想继续玩这个游戏,可以。但得想清楚,赌注越来越高,而庄家,早就不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