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内线新援:我相信能靠防守赢得上场时间,夏联确实是一段不错的经历
拉希尔·弗莱明,这名字或许现在还不耳熟,但很快,它可能会出现在更多的比赛转播和数据榜单上。这位2004年出生的年轻内线,在今年NBA选秀大会中以第31顺位被菲尼克斯太阳选中,成为球队在锋线位置的重要补充。虽然只是一名次轮新秀,但他的目标却一点也不含糊。
“我清楚自己的方向,”在接受The Arizona Republic的记者采访时,弗莱明直言不讳,“我要尽可能触碰自己的上限。”他的信心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对比赛节奏的快速适应和一整套成熟球风的基础上。
在刚结束的NBA夏季联赛中,弗莱明代表太阳出场3场,虽然时间有限,场均只有16.8分钟,但他交出的答卷却不算低调:7.3分、4个篮板、1.7次抢断,命中率也达到了50%,三分命中率36.4%。更重要的是,他在场上展现出的那种“不抢戏”的态度,和他对防守的执念。
“我相信,防守会是我赢得上场时间的钥匙。”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也像一面镜子。对于年轻球员来说,想在NBA立足,光靠进攻端的闪光并不够,尤其是在一个对团队协作要求极高的球队环境里。弗莱明显然理解这一点。他不是那种一拿球就要刷存在感的人,他的打法更像是“你给我机会,我就把事情做对”。
回头看他在NCAA圣约瑟夫大学的最后一个赛季,数据其实就已经相当扎实:场均14.7分、8.5个篮板、1.4抢断、1.5盖帽,投篮命中率53.1%,三分命中率接近40%。他的臂展达到226.7cm,站立摸高276.9cm,这些硬件条件让他具备了天然的护筐优势,也支撑起他那句“我可以防”的底气。
但夏联不是NBA,这一点弗莱明也没自欺。他说得很直白:“这虽然不是真正的NBA比赛,但它很接近,节奏和对抗都让我受益匪浅。”对他来说,这是一次“提前预演”,更是一次价值不菲的实战模拟。而他自己,也在这场模拟中,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职业强度。
太阳队为什么选他?从选秀顺位来看,第31顺位意味着这支球队对他抱有相当的期待,但又不是“非他不可”的程度。换句话说,他既幸运,又不能有丝毫松懈。球队给了他机会,接下来怎么走,就看他自己。
从他的打法来看,他不会是那种一上场就要接管比赛的球员。他的存在感,更多体现在防守端的补位、篮板卡位、小范围的协防轮转,以及进攻端的空间拉扯和无球移动。他不是焦点型球员,但他愿意为焦点让路。
这种“团队感”,其实在NBA并不多见。太多年轻球员一登场就想着打出Highlight,结果被经验丰富的老将按住摩擦。弗莱明显然不是这样。他不急,他更像是在布一盘自己的棋——从防守做起,慢慢建立信任,争取稳定出场,再逐步扩展自己的进攻角色。
他的成长路径可能不会一飞冲天,但很可能是稳扎稳打。
太阳队过去几个赛季一直在寻找稳定的内线轮换。艾顿走后,这个位置始终缺乏一个能吃苦、能防守、能干脏活累活的角色球员。如果弗莱明能坚持自己的风格,在有限的时间里交出稳定的表现,他完全有机会在新赛季抢下轮换位置。
当然,他也有短板。比如场均2.3次犯规,在有限出场时间里偏高,意味着他在防守动作控制上还需要更细腻;再比如助攻数字偏低,说明他在处理球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但这不是问题,是过程。
21岁,身高203.8cm,体重105.4kg,能拉开空间、能守多个位置、还能抢断,这样的球员,不被看好才奇怪。
弗莱明不会是那种一出道就横扫全场的超级新星,但他很可能是那种“你看着看着就觉得,这小子真靠谱”的类型。他的目标不是抢风头,而是站稳脚跟。他的路子也不是爆冲,而是稳着推。
他知道,NBA的路很长,但机会不等人。他也知道,靠嘴说没用,靠数据和防守才有话语权。
所以他拼了。他在夏联拼的是态度,在训练营要拼的是细节,在新赛季拼的就是“你不让我上场,谁上?”
太阳队需要有人补进内线拼图,弗莱明正在努力变成那块缺口刚刚好的拼图。不是最耀眼的那块,但可能是最合适的那块。
这,就是他的野心。不是声势浩大的那种,而是默默攒着劲的那种。看不见锋芒,不代表没有锋芒。弗莱明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