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超百亿,“湾里”会成为北京文商旅的天花板吗?
北京环球度假区东侧,一个号称将“颠覆认知”的新项目——湾里,正在摩拳擦掌,准备年底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光听介绍,这玩意像谁家的孩子精心打扮登台,冲大家喊着“我不一样,我能打”。那它到底有没有值得期待的亮点,成为今年年底的“现象级项目”?今天咱们就来盘一盘。
首先,湾里这个项目的野心,看投资规模就能略知一二。总投资高达100亿,占地约50万平方米,这规模敢说“文商旅综合体”,至少在硬件上没敢含糊。关键是它的定位有点玩跨界——购物、餐饮、文化艺术一个都不少,还搞起了什么个性化主理人品牌体验。这就有点意思了,传统奥莱还在强调“打折才是王道”,湾里却豪横地告诉大家:我不只是便宜,还得高端、潮流、艺术……说白了,不光让你买买买,还要让你来晒晒晒(朋友圈)。
然后,它的“名片”——湾里·王府井WellTown是整个重头戏,光品牌阵容就已经吊足了胃口。近500个品牌入驻,50%是“首店”,还有一堆“概念店”“旗舰店”等词儿,看得人眼花缭乱。这种“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打造方式,不仅能吸引品牌粉去“拔草”,更是对消费者猎奇心理的一次精准狙击。哪怕你只是来“打卡凑热闹”,WellTown似乎也算是成了。
更难得的是,它在地铁盖上搞商业,并非简单的“盒子式购物中心”。设计师还挺会玩,什么退台式设计、露台餐厅,边吃饭边眺望环球影城,这一刀子捅进了城市生活家们的心窝——谁不想在嘎吱作响的城市中,寻个风景优美、开放自由的小天地?
说到开放,汀云小镇的设计甚至比WellTown更“狠”。它直接来个开放街区,不搞传统商场那一套,这样的体验无疑与环球影城的度假主题形成某种延续感。小镇里还设了livehouse、酒吧,深夜也不会安静,摆明了要了解决北京夜生活的“空心病”。花庄地铁站上盖,吃喝逛玩一站式解决,湾里这波设计的确契合了当代年轻人的出行习惯,甩出了一波竞争力。
当然,湾里项目还有一个特点——对“文化意图”的迎合。WellTown里的艺术中心,不像是在走个形式,而是规划了能常年进行各种音乐、戏剧展览的功能布局。如今的消费模式早就过了单纯买个产品走人的年代,带点文化滤镜、加点精神气质,才能在“千篇一律”的商业地产里站稳脚跟,不沦为平庸的翻版。
但冷静下来想一想,湾里还有个隐隐约约的问题——它真的能做好“泛文旅”的突破吗?文商旅结合项目说起来容易,但落地起来可没那么简单。谁家综合体敢拍胸脯保证:文化、商业、旅游三合一都弄好了?更关键的挑战是,湾里虽紧邻北京环球影城,但也一定程度受制于环球影城。毕竟来环球影城的是短暂观光,人们能真正被湾里的“独特体验”留下,还是说仅仅顺带逛一圈?这对项目实际运营来说,将是拼策划、拼亮点、拼口碑的三重战役。
那么,湾里50%的“首店”意义在哪?露台设计、夜经济livehouse又能不能满足不同消费圈层的胃口?100亿大盘子砸下去,究竟是赚得盆满钵满,还是成为下一个“昙花一现”?这些问题不是项目开业剪彩时的掌声能回答的,它更需要时间,甚至更多的“后招”。
仔细想想,湾里的这种操作,是不是像极了那些个刚创业就豪言“超越小米”“服务媲美苹果”的科技公司?别太急着端出牌面,关键看你有几张实打实的王牌。商业的热闹归热闹,游客的流量归流量,那些真能来“二刷、三刷”的回头客,才是真正的试金石。
反问一句,湾里既然敢站出来高喊“全新体验”,那又是否意识到:消费者比以往更精明、更挑剔,你的这“新”,究竟是噱头,还是真刀真枪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