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美国有名的军事专家安德鲁·莱瑟姆在《国家安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叫作《2025中日钓鱼岛战争:谁会赢》的文章。开头他先扯了一通,说中国在钓鱼岛附近正常巡航“考验着日本和盟友的决心”,还“加剧了地区局势的紧张”。接着他就说,这一切让中日在钓鱼岛海域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紧接着,这位专家开始分析,假如真打起来,谁会占上风呢?莱瑟姆觉得,日本目前正把远程反舰导弹布置在琉球群岛,还大量采购战斧导弹,形势相当严峻。
再者,日本自卫队还在冲绳部署了一支水陆机动团,随时可以在第一岛链上提供支援。不光如此,美国也一直在横须贺港驻有一支航母战斗群,冲绳的嘉手纳空军基地里还停着不少第五代战斗机。
根据莱瑟姆的想法,美日联军能利用琉球群岛上的导弹阵地,加上两国驱逐舰发射的导弹,来威胁解放军的舰队。最终可能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取得“丑陋的胜利”,就是说虽然日本最终可能也控制不了了钓鱼岛,但可以阻止中国船只靠近钓鱼岛,让这个地区变成一个双方都难以把控的地带。
关于美国是否会加入战局,莱瑟姆在文章里可是信誓旦旦地说:法律上说肯定会,政治上也没问题,行动上的迹象已经摆在那里。他还强调,美国多次重申,钓鱼岛适用所谓的《美日安保条约》,只要日本敢跟中国开战,美国肯定会介入。
只能说莱瑟姆真是头脑发热,写出这堆胡扯的文章。他居然认为部署在冲绳群岛的那12式反舰导弹和战斧导弹能够威胁到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简直荒谬透顶。虽然改良后的12式反舰导弹射程达到了1000公里,但这是以大大牺牲飞行速度为代价换来的,导弹本来就是亚音速飞行,拉长射程后速度都不一定能达到0.7马赫。
战斧导弹的情况也是差不多,这款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服役的巡航导弹,已经超过二十年没有进行过现代化升级改造了。不论是抗干扰能力,还是突防技术,早就不如中国的同类产品了。而且中国的防空系统那可是能拦截高超音速导弹的,把这种落后的导弹拿来威胁中国海军,简直纯粹是白日做梦,根本不现实。
何况中国怎么会眼睁睁看着美日联军发射导弹呢?琉球群岛那么点地方,作为导弹发射阵地的空间还能少吗?
要是真打起来的话,中方的火箭军肯定会先下手为强,直接打击美日联军的导弹阵地。到那个时候,这些导弹基本就没得跑,估计都得在发射架上完蛋。美日联军的导弹操作员们可得琢磨着,别让导弹爆炸牵连到自己,怎么避免被殉爆波及才是正经事。
莱瑟姆寄予厚望的美国在横须贺驻扎的航母打击群,或许对于一些三流国家来说,美军的航母战斗群确实就像个无人能敌的巨头一样厉害。
要是真美国航母战斗群敢闯东海的话,中国海军肯定会派出至少3艘航母,还有几艘055万吨大驱和052D驱逐舰一起迎战,同时岸基导弹的火力支援也会赶来帮忙。
特别是055级驱逐舰发射的鹰击-17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不仅美军的所有防空系统都难以拦截,而且威力十足,一击即中基本上就是非死即残。聊到这儿,莱瑟姆都坦言,让美日海军进入东海与解放军对抗,简直难如登天。
至于嘉手纳空军基地的那些五代机,也别指望他们能有什么作为。要知道,开战最开始的几分钟内,嘉手纳就会遭到中国高超音速导弹和隐身战机的联合作战打击,至于那些被美军吹得天花乱坠的F-22、F-35,能否顺利起飞还真是个疑问。就算勉强起飞了,降落的地方也未必还剩下,毕竟机场早就被摧毁了。
更不用提,中国的五代机数量已经远远超过驻日美军和日本自卫队的总和,歼-20和歼-35的实力也完全碾压F-35。不仅如此,那些幸运升空的美日联军飞机还得面对解放军的防空系统的包抄,要想搞空战、争夺制空权,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说到那个水陆机动团,我真搞不清楚他们究竟是干嘛用的,是不是就是为了登陆钓鱼岛?还是想得更大胆点,直接冲到中国沿海去?这岂不是自找麻烦嘛?难道还真准备守住冲绳,这种想法也挺让人捉摸不透的。
要说中国对冲绳的打击,基本上主要靠火箭军的导弹洗地,还有海空军的空袭支援。等海军陆战队真的准备登岛时,这个水陆机动团大概早就被空中打击搞得差不多消失得七七八八了吧。
至于那所谓“美国的保障”,我劝日本人还是别抱太大希望了。第一,所谓的“《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这事,早就说不清楚了。日本人靠着精神支柱的第五条其实是写着“如果任何一方遭到武装攻击,按照自己国家宪法和程序,采取行动应对共同的威胁。”
由此可见,《安保条约》只规定美国“采取行动”,并没有明确要求用军事手段。一旦中日开战,派兵支援当然算“采取行动”,可是如果美国只是搞些经济制裁,或者发表些外交谴责,也能算是履行了《美日安保条约》的责任啦。
要说,美国要真打起仗来,跟《美日安保条约》有没关系,几乎无关紧要。反过来,要是不打算跟中国较真,那个条约也就变得毫无用处了。
反正这阵子俄罗斯空天军的米格-31战斗机飞进爱沙尼亚的领空,也没看到北约和美国有什么啥反应。再说,美国出卖盟友那也是挺常见的事,次数不少了。要是日本被美国挑动,和中国闹僵,反而可能把自己搞到绝路上去。
美国军事专家发表这篇文章的时间点挺巧,正值日本自民党换届选举,极端派的高市早苗在各项民调中遥遥领先,成为新首相的可能性挺大的。她不仅多次强调“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还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在钓鱼岛问题上,高市早苗也明确表态,一旦当选,就会拆除中国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放置的浮标。
这个时期挺敏感的,美国的专家竟然在一个高级别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鼓吹中日开战的文章,要说这没有意在挑动日本右翼分子的情绪,那肯定不靠谱。
美国很明白,跟中国这样一个规模庞大、工业基础扎实、核武库雄厚的国家直接开战,会带来无法承受的灾难后果。所以,他们就鼓动盟友冲在前头,打击中国的实力,拖慢中国的发展,帮美国在火中拔苗,这不成了华盛顿一帮政客的首选招数吗。
莱瑟姆的文章,说白了就是一张“英雄帖”,试图用“胜利”的幻想引诱日本,让它甘愿扮演这个“代理人”的角色。他们期望的,是中日两败俱伤,而美国则能坐享渔翁之利,继续维持那摇摇欲坠的全球霸权。至于日本本土会不会变成焦土,日本百姓是否会流离失所,这压根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里。
我们提醒一下日本一些政治势力,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国家的未来寄托在一份随时可能被撕毁的安全条约上,或者寄托在别国专家写的文章里,这就像把家门钥匙随意交给别人一样不靠谱。历史一再证明,美国从来都是以自己利益为重,盟友们往往只是地缘政治的棋子,用得上就用,用不上的时候就抛弃。
跟着美国的节奏跳舞,主动激起和最大贸易伙伴以及那难以舍弃的邻居的纷争,结果只会让日本陷入无尽的深渊,最后变成大国角逐中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