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裂痕加剧?千亿飞机合作遇难题,德国面临关键抉择时刻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法德裂痕加剧?千亿飞机合作遇难题,德国面临关键抉择时刻

2025-10-10 05:12:14

法德裂痕加剧?千亿飞机合作遇难题,德国面临关键抉择时刻

欧洲航空业的未来,曾经被寄托在一个响亮的名字上——“未来空中作战系统”(SCAF)。这本该是法德西三国联手,砸下上千亿欧元,打造出的第六代战机里的王者,更是欧洲防务独立的一面大旗。

可到了今年9月,这个宏伟的梦想,眼瞅着就要碎了。项目不仅卡在原地动弹不得,更让大家开始嘀咕,作为欧洲一体化发动机的法德关系,会不会因为这架飞机,彻底掰了。

所有裂痕的源头,都指向了法国的航空巨头达索公司。这家靠着“阵风”战斗机卖到飞起,赚得盆满钵满的公司,在SCAF这个新项目里,也想当老大,要求拿到更多的控制权和工作份额。

这下德国人可不干了。代表德国工业利益的空中客车公司,态度相当硬气,说谈好的合同一个字都不能改。两边就这么杠上了,让这个千亿项目的前景,彻底凉了半截。

欧洲梦快碎了

SCAF项目从2017年启动开始,身上就背负了太多期望。按计划,它要在2040年左右,接替法国的“阵风”和德国、西班牙的“台风”战斗机,成为欧洲天空未来的守护神。

最开始的剧本写得挺好,法国和德国各占一半,后来西班牙也加了进来,变成了三足鼎立。分工看着也挺合理:法国达索牵头搞最核心的有人战斗机,德国空客负责无人机和“战斗云”系统,西班牙则专攻传感器。

可问题就出在分蛋糕上。法国最近突然撂下一句话,说自己要拿走项目里将近八成的“蛋糕”。这话一出,德国和西班牙的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德国警告说,你这么干,不光是削弱我们德国军工的技术,最后搞不好连飞机性能都得受影响。

说白了,抢活儿干只是表面现象,底下藏着的是更深的技术和战略分歧。法国坚持SCAF必须能扔核弹,还得用自己造的发动机;德国对这事儿一点不感冒,反而更关心人工智能空战,还明确表示“核武器不符合德国的国防政策”。

各家的需求更是乱成一锅粥。法国要能上航母的舰载机,德国虽然没航母,但要求飞机能投美国人的核航弹,西班牙则希望新飞机能在自家两栖攻击舰上垂直起降。这简直就是一出欧洲寓言剧,大家朝着不同方向使劲,结果车在原地打转。

钱的问题,更是火上浇油。超过千亿欧元的总投资,到现在到账的还不到四成,甚至有人指责德国在故意拖着不给钱。这种互相扯皮的事儿,在欧洲合作项目里也不是第一次了,“台风”战斗机就因为这些破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拖到二十一世纪初才勉强搞定。

隔壁“暴风”吹得欢

就在SCAF项目里一地鸡毛的时候,隔壁英国人主导的战斗机项目,却搞得有声有色。圈内最近有消息说,英国正琢磨着把德国也拉进他们的“全球作战航空计划”(GCAP)。

这个GCAP项目,前身就是英国的“暴风”项目,现在是英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一起搞的下一代战斗机计划。突然传出德国可能要入伙的消息,确实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对英国和他的小伙伴们来说,要是真能把德国拉进来,那简直是天大的好事。多一个有钱有实力的玩家,不仅能分摊成本,让项目更划算,还能给未来的生产和销售加一道保险,好处多多。

GCAP的目标同样野心勃勃,他们要造的是一款隐形超音速战机。但这可不只是一架飞机那么简单,它是一个能指挥无人机、导弹,还能整合战场通讯和情报的“平台中的平台”。

为了赶紧出成果,英、日、意三国已经成立了一家叫Edgewing的合资企业,股东都是响当当的大佬,像英国的BAE系统公司、日本飞机工业增强公司和意大利的莱昂多公司,阵容堪称豪华。

眼下,这三个国家正在火急火燎地谈分工,争取今年内就把最终合同签了。他们的时间表非常激进:计划2027年就拿出一架验证机,东京那边尤其着急,恨不得2035年就能用上新飞机。可以说,GCAP项目正踩着风火轮全速前进。

想上车?票不好买

虽然SCAF项目让德国伤透了心,GCAP看起来也确实香,但想从一个烂摊子跳到另一个香饽饽上,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

圈内人最担心的就是,德国半路插一脚,可能会把GCAP原来的节奏全打乱,导致项目延期。要知道,英日意三国为了赶进度,已经谈妥了一大堆协议,现在都到最后关头了。要是为了德国推倒重来,那之前的努力可就白费了,这事儿日本人第一个不答应。

有独立防务分析师也说了,重新谈判的难度太大了,这也大大限制了德国进来后能干啥。在伦敦的一次防务展上,GCAP那边就放出了明确信号:欢迎德国作为生产伙伴加入,比如参与一些生产线的工作,但想成为开发伙伴,没门儿。

这话说的够直白了:“你想花钱买飞机,或者来我们厂里拧螺丝,我们欢迎。但想让我们停下来,陪你从头开始画图纸,不可能。”

这个条件对德国来说,多少有点尴尬。德国自己没那个本事独立研发下一代战机,所以才不得不在合作项目里看人脸色。在SCAF项目里,好歹还是个平起平坐的核心开发伙伴;要是转投GCAP,就只能当个客户,或者是在生产环节打下手的次要角色。

有专家觉得,就算德国对法国和达索再不爽,GCAP现在开出的条件,也未必比SCAF的协议好到哪去。德国一下子就掉进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坑里。

结语

眼下,摆在德国面前的选择题,实在是太难了。

是继续留在SCAF项目里,想办法跟法国人打破僵局?但这需要双方都做出重大让步,从现在谁也不服谁的架势看,短期内几乎没可能。

还是果断转向GCAP,接受一个后来者的身份和局限性?这不仅意味着德国在未来战机项目里没啥话语权,还得小心处理和法国、西班牙的关系,别彻底撕破脸。

又或者,像传闻中那样,去找瑞典这些国家搞新的合作?那又是一条不知道要走多久、磨合多久的漫长道路。

这场围绕着千亿战机项目的博弈,早就不是单纯的军事采购了。它深刻地照出了欧洲内部的裂痕,也反映出“欧洲战略自主”这个宏大故事在现实中的尴尬。德国的每一个选择,不仅决定着自己未来的国防实力,更将深刻影响整个欧洲乃至全球战斗机市场的格局。

最终的答案,可能还要等更多艰难的谈判和时间的考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留给德国犹豫的时间,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