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CBA新星半年胖成球!野球场出场费再高,肚子上的肉藏不住了
今年CBA休赛期,一条官宣消息震惊篮球圈:广东队正式与内线球员张明池解约。当时球迷普遍猜测,这位曾被视作潜力新星的年轻人很快会加盟其他CBA球队,毕竟他才23岁,身高2米13的内线身材在联赛里不算常见。
可谁也没想到,自由市场开启后,从北控到山东,再到同曦这样急需内线的球队,没有一家向他抛出橄榄枝。找不到职业球队的张明池,最终出现在了广东周边城市的野球场上。
有现场观众拍回的视频显示,他穿着印有自己名字的定制球衣,在临时搭建的球馆里和业余球员对抗。虽然运球时还能看出CBA级别的基本功,但每次起跳都显得格外笨重,防守端更是被对手轻松突破。更让人意外的是,他打野球的出场费并不低,一场比赛能拿到五位数报酬,比普通白领一个月工资还高。
离开CBA才短短五个月,张明池的身材已经彻底“放飞自我”。最近流传的训练照里,他穿着紧身运动服站在篮筐下,原本清晰的六块腹肌变成了圆滚滚的“啤酒肚”,手臂上的肌肉线条像被水泡过的海绵,软塌塌地贴在皮肤上
有球迷翻出他去年在广东队的比赛视频对比:当时的他虽然不算壮实,但至少腰腹紧致,卡位时能顶住对方中锋,现在跑快攻时肚子上的肉跟着上下晃动,连队友都忍不住调侃他“像揣了个篮球在打球”。
广东体育频道的记者去野球场采访时,正好撞见张明池中场休息。他坐在场边塑料凳上,一口气喝完了一整瓶冰镇可乐,接着撕开一包辣条往嘴里塞。当被问到饮食问题,他挠着头苦笑:“以前在队里,早餐必须吃鸡蛋牛奶,晚上七点后不准碰碳水。现在没人管,半夜饿了就点外卖,烧烤、火锅、奶茶轮流来,尤其喜欢喝那种加双份珍珠的奶茶,一天能喝三杯。”
没有了球队的约束,训练也变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广东队前训练师透露,张明池在队时每天要完成两小时力量训练,外加投篮和战术演练,现在他一周最多去两次健身房,而且每次只练20分钟就喊累。“有次我在健身房碰到他,他正在跑步机上慢吞吞走,我说帮他制定计划,他摆摆手说‘打野球不用那么专业’。”
广东媒体人李宏文在专栏里分析:“职业球员就像精密仪器,需要训练师调零件,营养师加油,缺一不可。张明池离开广东队,等于把仪器扔到了沙漠里。你让他自己保养?他连训练鞋都懒得刷。”这话不假,有球迷拍到他野球赛后直接把湿透的球衣扔垃圾桶,而不是像在队里那样拿回去清洗晾干。
辽宁媒体人王猛则显得更痛心:“去年全运会青年赛,张明池代表广东队拿了冠军,当时多少球队想要他?现在呢?CBA球队经理看到他照片就摇头,说‘这身材连对抗都扛不住’。好好的内线苗子,硬生生被自己毁了。”
最尴尬的是野球场的处境。虽然出场费高,但主办方对他的要求越来越多。上周东莞一场比赛,主办方特意在合同里加了条款:如果张明池体重超过120公斤,每场扣20%出场费。“他现在称体重都躲着我们,上次量出来118公斤,我们说再胖两公斤就扣钱,他当场急了,说‘我减还不行吗’?”赛事负责人无奈地说。
想要减肥,钱成了大难题。请私教每月至少两万,营养师也要八千,可野球场出场费不是稳定收入。上个月他接了三场比赛,这个月只接到一场。有朋友建议他开直播带货,他试了一次,对着镜头说“大家买我的签名照”,结果在线人数不到一百。
说到底,这场困境早在解约前就埋下伏笔。去年季后赛期间,张明池父亲在社交媒体发文,指责广东队“故意雪藏儿子”,还晒出训练视频说“这么努力却不给上场时间”。当时广东队主教练杜锋回应:“年轻球员要先学会防守,他场均犯规5次,让他上场等于送分。”双方矛盾公开化,最终导致解约。
现在的张明池,每次打野球都会被观众指指点点。有人喊“广东弃将”,有人笑“胖成这样还打球”。有次比赛结束,一个小男孩跑过来问:“叔叔,你以前真的是CBA球员吗?为什么比我爸爸还胖?”他愣在原地,半天说不出话。
前几天,他在朋友圈发了张老照片:穿着广东队球衣,和易建联击掌庆祝。配文只有三个字:“回不去了”。下面点赞的,大多是以前青年队的队友,他们现在有的在CBA打主力,有的在NBL当核心,只有他,还在野球场上和业余球员抢篮板,肚子上的肉随着每一次跳跃,晃得越来越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