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小便门宣判两少年需道歉,父母赔220万,十倍补偿为何不支持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海底捞小便门宣判两少年需道歉,父母赔220万,十倍补偿为何不支持

2025-09-19 04:08:53

海底捞小便门宣判两少年需道歉,父母赔220万,十倍补偿为何不支持

两个17岁的小伙子,在海底捞包间里吃完火锅后,竟然直接站上餐桌,朝着还没收拾的火锅里小便,更离谱的是,他们还互相拿着手机拍视频,最后居然有人把这段恶心的视频发到了朋友圈!这段视频一传开,瞬间就炸了锅,不仅让全国网友看得头皮发麻,更让海底捞这家店直接陷入了舆论漩涡。大家肯定都想问,这俩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的父母就不管管吗?最后这事儿到底怎么解决了?今天咱们就把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好好捋一捋,看看这场闹剧背后藏着多少值得所有人反思的问题。

事情要从2025年2月24日凌晨说起,这时间点本身就挺蹊跷的,正常人这会儿要么早就睡了,要么就是刚结束正经的聚餐,可唐某和吴某这俩17岁的少年,却在海底捞的包间里干起了出格的事。根据后来法院披露的信息,他俩在包间里吃完东西后,不知道是脑子一热还是觉得“好玩”,竟然先后踩上餐桌,对着桌上还没清理的火锅“方便”,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过程中两人还互相拍摄,仿佛在记录什么“光荣事迹”。3天后,也就是2月27日,吴某更是没把这当回事,直接把这段视频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他可能以为这只是朋友间的“玩笑”,却没想到视频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从朋友圈扩散到了各大社交平台,短短几个小时就成了热搜焦点。

视频传开后,网友们的愤怒简直要溢出屏幕了。有网友在评论区骂道:“这俩孩子是不是心理有问题?公共场合做这种恶心事,一点道德底线都没有!”还有经常去海底捞的网友说:“看完视频我再也不想吃火锅了,一想到可能有人在火锅里做这种事,胃里就翻江倒海。”更有网友把矛头指向了孩子的父母:“子不教,父之过!17岁也不算小了,能做出这种事,肯定是家里平时没管好,父母的责任跑不了!”随着舆论越来越发酵,海底捞也很快做出了反应,3月12日,海底捞官方微博赶紧发布了道歉声明,还宣布了一系列补救措施——涉事门店里所有的餐具全部销毁换新,整个门店进行深度消毒,而且对事发时段到消毒完成这段时间内,在店里消费过的4109单客户,不仅全额退还餐费,还给出了订单付款10倍金额的现金补偿。

海底捞这波操作,有人觉得很负责任,说“关键时刻还是大企业有担当,没有想着推诿责任”,但也有人觉得“这是被逼得没办法,不这么做品牌形象就全毁了”。可不管怎么说,海底捞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光是退赔给客户的钱、销毁餐具的费用、门店消毒的成本,再加上因为舆论影响导致的客流量下降,这笔账算下来可不是小数目。所以在3月14日,四川某餐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也就是海底捞的母公司)和上海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涉事门店所属公司),直接把唐某、吴某以及他们各自的父母告到了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要求对方公开赔礼道歉,还提出了赔偿要求:餐具损耗费和清洗消毒费15万元,经营损失和商誉损失2300万元,维权开支10万元,还有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费0.93万元,算下来总共要索赔2325.93万元。

这起案子在法院审理了几个月后,终于在2025年9月12日有了结果。法院经过调查后认为,唐某和吴某故意往火锅里小便,还明知视频公开后会有不好的影响,却放任视频传播,主观上明显有过错,已经构成了对海底捞财产和名誉的共同侵权。而且他们的行为不仅污染了涉事包间的餐具和环境,还让公众觉得极其不适,海底捞后来采取的全店餐具换新、深度消毒的措施,并没有超过必要的限度,这些费用都属于合理的损失。

不过对于海底捞给客户的“十倍价款补偿”,法院却有不同的看法。法院认为,海底捞全额退还客户餐费是合理的,既是对消费者的补偿,也是在补救自己受损的商誉,这和唐某、吴某的侵权行为有直接关系,属于合理损失;但“十倍补偿”是海底捞自己做的商业决策,和侵权行为之间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所以这部分费用不能算在赔偿里。另外,法院还提到,因为这起事件的负面影响一直在持续,短期内海底捞的经营收入肯定会减少,这部分损失也得算进去。

还有一个大家很关心的点,就是唐某和吴某都是17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要不要承担责任?法院给出的答案是“要”。法院认为,虽然他俩是未成年人,但从整个案情来看,他们完全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和可能产生的后果,也明白赔礼道歉的意义,让他们承担赔礼道歉的责任,不仅没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还能让他们好好反省自己的错误,而且两人在庭审中也同意赔礼道歉。至于赔偿责任,就主要落到了他们父母身上,因为父母没有尽到监护职责,才导致孩子做出了侵权行为,按照法律规定,监护人得承担赔偿责任。

所以最终法院的判决是:唐某和他的父母、吴某和他的父母,要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的前提下,分别在指定的报刊上向四川某餐饮公司和上海某餐饮公司赔礼道歉;唐某的父母和吴某的父母,要赔偿上海某餐饮公司餐具损耗费和清洗消毒费13万元,赔偿两家餐饮公司经营损失、商誉损失200万元,还有维权开支7万元,总共加起来220万元。如果唐某和吴某自己有个人财产,就先从他们的财产里出钱赔偿,不够的部分再由他们的父母补足;至于海底捞之前索赔的2300万元商誉损失等其他费用,法院没有支持,驳回了这部分诉讼请求。

判决结果出来后,网友们又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有网友说:“220万虽然不少,但跟海底捞之前付出的退赔成本、商誉损失比起来,还是太少了,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还有网友表示:“能让未成年人也承担赔礼道歉的责任,这点挺好的,让他们知道做错事就得付出代价,不能因为年纪小就为所欲为。”也有网友关注到了监护人的责任:“终于让父母为孩子的错误买单了,现在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还小’,不管教,这次的判决就是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

其实这起案子远不止是“两个少年犯错,父母赔钱”这么简单,它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所有人深思。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朱晓喆教授就说,这个判决一方面是在告诫大家,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监督和价值观教育特别重要,未成年人在社会上活动,必须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一旦违法侵害了别人的权益,肯定要承担民事责任;另一方面也在告诉大家,企业的正常经营需要法律保护,任何破坏企业财产、损害企业商誉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约束,司法裁判在维护营商环境上起着关键作用。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长金可可教授也认为,判令未成年人赔礼道歉很有必要,这能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行为,发挥教育和惩戒的作用。

说到底,这起“海底捞小便事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教训。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年龄小不是犯错的借口,更不能把“恶搞”“猎奇”当成个性,在做任何事之前,都得想想后果,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对于家长来说,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更要重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行为引导,履行好监护职责,别等孩子犯了错,才追悔莫及;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起案子也再次明确了,无论是谁,只要侵犯了别人的权益,破坏了公共秩序,最终都得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希望这起案子能让更多人警醒,别让一时的糊涂,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