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期间,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说乌克兰能收回全部领土。泽连斯基在接受美国媒体 Axios 采访时,冲着克里姆林宫放话:“他们必须知道防空洞在哪里。”因为这个,外界立刻把两句话连在一起看。结果,这一来一回,被视为美乌对俄的最新信号。
据 Axios 报道,泽连斯基强调,如果俄罗斯不结束战争,俄罗斯政府要承担后果。然后他补了一句,“我们不是恐怖分子”,排除针对平民。这点很关键,因为乌克兰过去多次说,只打军事和能源目标。他把“防空洞”点出来,就是告诉对方,战火可能延伸到他们的办公区附近。
泽连斯基还说,在联合国大会期间的一次会面里,特朗普支持乌克兰对能源设施遭袭后作出回应。同样,他把无人机工厂、导弹发射场也算在“回应”范围内。因为这个,乌克兰的打击清单被外界认为在扩大。西方内部的沟通就很重要,谁给什么、怎么用、打到哪儿,得说清楚。
过去几周,特朗普谈到“结束战争”时还提过乌克兰可能割让领土。泽连斯基坚决不同意。俄罗斯坚持让乌克兰承认领土损失。这条线没有变,双方在抢地盘上的态度仍然强硬。结果,任何停火方案都卡在这里。
特朗普这次公开说,在欧盟和北约的支持下,乌克兰能收复领土。这话是鼓劲,也是站队。同样,他把欧洲扯进来,等于让伙伴们一起承担。话说出来容易,落到清单、钱、弹药和培训上,才是真章。
泽连斯基把这称为一次“重大转变”,他还说特朗普可能成为“游戏规则改变者”。他这么说,是在争取更大的授权和更多硬货。因为这个,他希望美国再给一套关键武器系统,但没点名。结果,外界猜来猜去,乌克兰暂时不公开。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随即驳斥。他说,为了“维护我们的利益并实现”普京设定的目标,俄罗斯“别无选择”,必须继续从2022年起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同样,这就是表明不会停手。他们把主动权话语牢牢抓着。
普京在2021年的长文里写过,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一家人的意思,他不接受乌克兰彻底摆脱俄罗斯。因为这个,莫斯科把“解决根源”当成目标之一。结果,政治上的分歧被摆在军事行动前面,打起来就更难收。
泽连斯基讲到“每天都会回应”,把节奏说得很频密。欧美对乌克兰使用西方武器打到俄境内,一直有边界。去年开始,一些伙伴在靠近边境的范围上放宽了一点。同样,范围怎么划,谁来盯,都还要继续磨合。
他还谈到战后可能卸任,不再竞选。因为这个,外界把他和“停火安排”联系起来。结果,他被看作愿意为结束战争付出政治成本。若出现停火,他说会推进乌克兰选举,这也是给西方一个姿态。
俄罗斯方面坚持乌克兰承认已被占的区域。乌克兰方面则坚持全部收回。这就是现在的掰手腕。双方都在累积下一阶段的筹码。同样,谁的后勤稳、谁的弹药足,最后就谁更能扛。
如果美国态度真的转向,变化会体现在三件事:武器流向加快,使用范围更清楚,政治遮风挡雨更牢。因为这个,乌克兰的打击节奏可能更紧。结果,俄罗斯的防护和调度也会跟着调整。欧洲还要看能源安全和边境压力,动作不会一口气到底。
现场纽约联合国一层走廊里,人流不断,泽连斯基穿着墨绿外套快步走,身边助理抱着文件夹,手机一震一停。对面俄方记者在翻看佩斯科夫的回应稿。下一步,美国会不会把这句支持,落到具体清单和使用范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