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内部纷争?鲍曼米兰急促呼吁降息,众人冷眼旁观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美联储内部纷争?鲍曼米兰急促呼吁降息,众人冷眼旁观

2025-10-11 01:10:27

美联储内部纷争?鲍曼米兰急促呼吁降息,众人冷眼旁观

美东时间9月25日那天,美联储这边的小圈子里可算是闹了点小动静。

负责金融监管的副主席米歇尔·鲍曼,公开表示现在应该继续降息。

她说得挺直白的,通胀差不多快到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了,而且劳动力市场比大伙想象的还要“脆弱”。

原本打算先提别的事儿,但后来一琢磨,鲍曼的表态可不是孤零零的。同一天,另外有个叫米兰的美联储官员也挺支持降息的。

美联储上周刚刚宣布今年第一次降息25个基点,这两个人接连发表看法,确实让市场有点摸不着头脑。

鲍曼和米兰为啥这么急着喊降息?

再说说鲍曼呗,她对就业市场的担心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已经绕了好几个月了。

9月25日在乔治城大学的活动里,她再次提到,美国的通胀差不多快到目标了,不过就业市场的“脆弱”程度比预想的还要严重。

她说,从4月起,每个月的新增就业大概只有2.5万个左右,比年初的情况差了不少,差距可不是一点点。

有人提议,可能是因为移民减少了,才让就业增速变得缓慢,鲍曼也承认,移民确实算一部分原因,但她觉得“移民不能完全解释增长放缓”,更关键的还是需求下降的问题。

她觉得,如果美联储现在不采取措施,就有可能“跟不上形势”。

鲍曼这话不是白说的,看到就业市场连续几个月出状况,委员会应该干点啥,果断点,主动出击。

她觉得,要是就业市场一直这样发展下去,未来降息的节奏和空间肯定得更大一些。看米兰,他比鲍曼还要更激进。

他在9月25日直接指出,现在4%到4.25%的联邦基金利率,比他估算的“中性”水平高出不少,已经进入“高度限制”的范围。这意味着,这么高的利率,经济很容易受到冲击。

他明确表示:“我觉得可以来一轮快刀斩乱麻,每次降50个基点,先把货币政策搞定,然后再慢慢观察、调整。”

上周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的时候,米兰成了唯一投反对票的那一个,他是觉得应该降50个基点。

刚上任没多久就敢站出来投反对票,能看出来他对降息这事儿可是挺有坚持的啦。

他还说,关税带来的收入上升,加上移民热潮,让中性利率跌得更快了。人口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可得好好留意哦。

还有人觉得不能急着降

鲍曼和米兰都喊着要赶紧降息,可是在美联储里,可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觉得。今年拥有FOMC投票权的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9月25日就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如果滞涨的隐患消除了,也许可以考虑降息,不过他“对之前连续几次大幅降息有点担心”,还提到目前就业和通胀的风险“情况挺怪的”。

两天前,古尔斯比说得更直白,他觉得目前的通胀比目标高,还在持续上升,美联储在降息这块得多加留意,不能太猛。

他说,美联储得紧盯物价压力,“都快四年半没达到目标了,咱们得重视”,9月22那天,另外三位美联储官员也都对降息持保留态度。

今年拥有投票权的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莱姆表示,他支持上周的降息决定,不过觉得接下来再放宽政策的空间就不多了。

他估计接下来两三个月,关税对物价的影响会逐渐减弱,但要注意后续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和通胀难以持续下降的隐忧。

2026年拥有投票资格的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也提到了对通胀的担忧,他提醒大家在宽松政策的时候要格外小心,别让经济过热得太厉害。

看起来,美联储内部对于降息的问题,分歧还真是不小。

上周的FOMC点阵图一出来,就能看出,19位决策者中,7个人觉得今年不用再降息,倒有10个人觉得至少还得降个50个基点。

米兰可是那唯一投反对票的人,而且他自己也是承认的,在那份点阵图里,他是唯一一个觉得今年要降息150个基点的人。

9月22日,他刚刚上任后的第一次公开发言里还提到,上周降完息之后,今年还得再降125个基点,至于之后的FOMC会议,他说不定还会投反对票。

降息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为什么意见会差这么多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太复杂,鲍曼和米兰都盯着就业市场的疲软,觉得得赶快降息来稳住就业局面。

就业市场的确是个大问题,自从4月以来,平均每个月新增就业大概2.5万个,这数字摆在以前,再怎么说也不算亮眼。

鲍曼也提到,移民问题并不能完全说明就业放缓的原因,真正的关键还是需求减少。

需求不旺,企业自然招人就少了,搞久了,居民收入也会受到影响,消费水平跟着滑坡,这事儿可说是一环扣一环的,全套关系都牵扯进去了。

如果为了保证就业盲目降息,结果一旦通胀又跑起来了,那之前抑制通胀花的那些力气岂不是白搭了?

关于中性利率呢,有个争议挺大的,米兰估计大概是2.5%,不过美联储官员们的中位数预测是3%,差了个0.5个百分点,这一差异直接影响了他们对现在利率位置的看法。

米兰觉得现在的利率偏高,得赶紧往下调,而那些认为中性利率是3%的官员,可能觉得眼下的利率还算合理,也没必要着急调整。

要是真 internal disagreements stay so fierce,政策就晃晃悠悠,市场的波动恐怕会变得更厉害。

不用怀疑,鲍曼提议再降息,主要是觉得就业市场还挺不稳,这点确实有数据撑腰。

不过,其他官员的担心也不是空穴来风,通胀压力的潜在风险以及政策取得成效的不确定性,都是得认真权衡的因素。

接下来,美联储到底还会不会再降息,降多少,恐怕还得看接下来公布的就业和通胀数据怎么样。

毕竟,货币政策就像牵动全局的一根线,稍有不慎,就得费更大劲儿去扯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