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港股闯关成功!A+H双平台能否复制问界神话?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赛力斯港股闯关成功!A+H双平台能否复制问界神话?

2025-10-26 03:59:39

赛力斯港股闯关成功!A+H双平台能否复制问界神话?

赛力斯2024年营收1451亿,港股上市加速全球化布局

从零部件厂到港股IPO,赛力斯转型路带来哪些启示?

赛力斯为何此时赴港上市?三大战略意图浮出水面

中国高端制造再进一步,赛力斯港股上市开启新篇章

打破豪华车格局,赛力斯用50万级问界M9证明中国实力

赛力斯在港交所通过聆讯的消息,像一块投入资本市场的石头,激起层层涟漪。这家凭借问界系列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杀出重围的企业,即将搭建“A+H”双融资平台,为其全球化战略注入强劲动力。从一家传统零部件制造商转型为新能源车企,赛力斯走过的路堪称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缩影。

问界系列的成功绝非偶然。2024年,问界品牌总交付量达到38.71万辆,同比增长268%。这样的增速在竞争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显得尤为亮眼。其中,问界M7成为中国市场30万元级最畅销的自主品牌车型,年交付量约20万辆;定位更高端的问界M9则以15万辆的成绩,拿下2024年中国市场50万元级车型销量冠军。这些数字背后,反映的是消费者对赛力斯产品力的认可。

赛力斯的打法与传统车企截然不同。不少车企热衷于推行“车海战术”,试图通过多车型覆盖全价格带。而赛力斯选择聚焦资源,采用“单品爆款”策略。问界M5面向年轻都市群体,问界M7和M8聚焦家庭用户的不同需求,问界M9则兼顾家庭与商务场景。这种“一车一场景”的产品定位,降低了用户的决策成本,也使得每款车都能在细分市场形成强大竞争力。

爆款产品的背后,是赛力斯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2024年,赛力斯研发投入达到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进一步增加至51.98亿元,增速高达154.9%。这样的投入力度,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位居前列。持续的研发投入结出了硕果——赛力斯开发的魔方技术平台,是行业首个可兼容超增、纯电、超混三种新能源动力总成的平台,实现了“尺寸百变、车型百变”的灵活特性。

技术与供应链的协同效应,是赛力斯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关键。2024年,赛力斯斥资115亿元收购华为持有的深圳引望10%股权。这一举措不仅深化了与华为的战略合作,更确保了智能汽车核心技术的稳定供应。这种“业务合作+股权绑定”的模式,为企业构建了坚实的供应链护城河。

财务数据印证了赛力斯战略的成功。2023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358亿元大幅增长至1451亿元,同比增长305.5%。更令人惊喜的是盈利能力的提升:毛利率从7.2%提升至23.8%,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26.5%。2024年,赛力斯实现归母净利润59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这一系列向好的财务指标,为企业后续发展积蓄了能量。

港股上市对于赛力斯而言,意味着新的起点。根据招股书,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将集中在三个方面:约70%用于研发投入,约20%用于海外市场拓展,约10%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一资金安排体现了赛力斯的战略重点——强化技术优势,加快全球化布局。

目前,赛力斯已在欧洲、中东、美洲和非洲的62个国家进行业务布局。但海外市场收入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4年海外收入约42亿元。港股上市带来的国际资本背书和品牌曝光度提升,将直接助力其海外业务的本地化深耕。特别是在充电网络建设、售后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赛力斯的崛起路径,为中国车企提供了新的思路。过去,中国汽车品牌多以性价比取胜,难以突破价格天花板。而问界系列在30万乃至50万价格区间的成功,证明了中国品牌在高端市场同样具备竞争力。这种竞争力的核心,不在于配置的堆砌,而在于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和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下半场,竞争的重点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将成为决定车企胜负的关键。赛力斯在港股上市后,如何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强化技术优势,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将直接影响其长期发展空间。

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经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像赛力斯这样,依靠技术创新而非价格战赢得市场的企业。港股上市或许只是赛力斯全球化征程中的一个节点,但其背后折射的,是中国制造业向价值链上游攀升的坚定步伐。

市场总是在变化,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精准把握用户需求的企业,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赛力斯的港股之旅刚刚开始,它的每一步探索,都将为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提供宝贵经验。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