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以前以为是时差,现在再看,原来说的是这个!同样是以“窥探富人生活”为内容标签的网红,大LOGO和白冰的发展轨迹却截然不同:一个因虚假宣传被立案封杀,另一个则因公益行动赢得口碑。
1.大LOGO:强化贫富对立,引发负面舆论
早期以“7.5万住总统套房”“4500元国宴菜”等极端炫富内容博眼球,被央视点名批评“腐化社会风气”。转型后仍延续“噱头营销”模式,如宣称茶叶是“万元级正岩核心产区”,实际售卖298元低价产品,涉嫌虚假宣传。
2.白冰:融合亲民元素,弱化阶层冲突
虽开豪车探店,但内容聚焦美食体验本身,从高端料理到街头小摊均有覆盖,营造“真实吃货”人设。通过“接受粉丝挑战”等互动系列(更新超175期),增强观众参与感,降低距离感。
3.大LOGO:商业化激进,屡次“翻车”
直播带货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但选品屡出问题:茶叶虚假宣传被立案,涉事企业曾因广告违法被罚;此前带货烤箱因操作失误翻车,暴露供应链管理薄弱。粉丝多为31-40岁男性(占比90%),购买力强但信任易崩塌。
4. 白冰:公益行动反哺商业形象
西藏地震捐赠6900件高端羽绒服(含2000件儿童款),价值超2000万,亲自赴一线监督物资发放。
虽因“捐羽绒服不如军大衣”遭部分质疑,但实际行动赢得主流舆论支持,塑造负责任形象。
5.大LOGO:多次违规触碰法律红线
2021年炫富被批后仅下架视频,未彻底反思内容模式,最终因违法虚假宣传被立案,面临“退一赔三”赔偿。掉粉持续(30天掉粉超7万),账号停更,平台配合监管介入。
6.白冰:公益+接地气人设巩固好感
助家乡吉林推广旅游,即便因“半价优惠”言论被骂哭仍坚持宣传,体现乡土情怀。 离婚后以单亲爸爸身份低调生活,减少炒作痕迹,公众包容度高。
7.大LOGO涉《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禁止的虚假宣传,被武夷山市监局立案,副市长亲自回应“维权到底”。平台对其限流、停更处理符合监管要求。
8.白冰内容无违法记录,公益行动符合政策倡导的“正能量”导向,平台无需干预。
价值观决定“天花板” !
大LOGO的衰落源于对流量模式的路径依赖:从炫富到售假,始终以短期利益凌驾于公众信任之上,最终触犯法律。而白冰的成功转型在于平衡商业与社会责任,通过公益稀释“富豪”标签的争议性,用接地气的内容维持观众好感。
两人的命运印证了网红经济的核心规则:合法合规是底线,社会价值是生命线。若内容无法创造正向情绪或实用价值,即便坐拥千万粉丝,崩塌也只在一夕之间。